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虾连作期间,秸秆作为天然有机肥进行还田处理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虾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大型底栖动物作为稻虾种养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物扰动参与稻虾生态系统的物种循环和能量流动。其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稻虾田块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秸秆增加土壤肥力进而促进大型底栖动物的生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小龙虾提供天然的动物饵料。本文通过不同还田处理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特点来设置最佳还田处理。同时利用室内模拟实验来探究不同温度对小龙虾生物扰动强度的影响。结果如下:1不同秸秆C/N处理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稻虾连作期间,利用秸秆还田技术促进稻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的生长为小龙虾提供天然的动物饵料。通过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的变化来设置最适C/N。不同秸秆C/N分别为(0、15/1、25/1、35/1)。依次标记为ck、S1、S2及S3,实验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实验结果发现:1)处理组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还田结束后S1处理组的密度及生物量显著高于S2及S3(P<0.05),2)相对重要性指数计算得出,霍甫水丝蚓、苏氏尾鳃蚓及中华圆田螺主要优势种3)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溶氧、温度是影响优势种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综合各组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本研究条件下,S1(15/1)为最适秸秆处理组。2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稻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为探究稻虾种养模式冬春季期间合理的秸秆还田量,本研究在2019年1月24日至2019年7月18日研究了4种秸秆还田量处理0(ck)、1500 kg/hm~2(S1)、3500 kg/hm~2(S2)、4500 kg/hm~2(S3)条件下,稻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4月28日投放小龙虾前,秸秆还田促进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显著升高。投放小龙虾后,密度、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均不同程度的下降。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投放小龙虾前,物种多样性表现为S2>S3>S1>ck,投放小龙虾后,表现为ck>S2>S3>S1。2)优势度指数计算发现,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大脐圆扁螺(Hippeutis umbilicalis Benson)、泉膀胱螺(Physa foncinalis)为投放小龙虾前后各处理组主要优势种。3)投放小龙虾前,各个处理组密度及生物量与还田量呈正比,表现为S3略高于S2(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ck和S1。投放小龙虾后,S1、S2以及S3的霍甫水丝蚓、苏氏尾鳃蚓、大脐圆扁螺密度及生物量的显著下降(P<0.05),说明上述3种优势种可能是小龙虾的重要天然饵料。4)RDA分析发现土壤容重、有机质、土壤总磷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综合各组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本研究条件下3500kg/hm~2为最适的秸秆还田量。3不同温度下小龙虾生物扰动对颗粒物垂直分布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利用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珠作为示踪物,探究不同温度下小龙虾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设置25℃及35℃的两组温度小龙虾扰动10天后,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情况。实验结果发现,1)在2种温度下,小龙虾对于沉积物扰动的深度主要集中在1-5 cm。2)扰动3d、5d采样发现,温度与颗粒迁移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5℃颗粒迁移率显著高于25℃(P<0.05)。扰动10d,发现温度与颗粒迁移率无相关性。35℃与25℃无差异性(P>0.05),且颗粒迁移率明显下降。研究表明:小龙虾的生物扰动强度在短时间内与温度呈正相关,时间延长,扰动强度越小并且与温度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