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型桑园的生境条件与水肥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xio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生态型桑园是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桑树林地资源,分布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绥德、清涧、吴堡、子洲、米脂、佳县、横山、子长、延川等县,截至2011年底已陆续发展到4.19万hm2。陕北生态型桑园的规模化栽植,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目的,以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养蚕或少养蚕,打破了栽桑养蚕的传统格局。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生态型桑树生长不良。政府的退耕补贴保障了农户的土地收益,稳住了生态型桑园的面积,但生态桑的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生态桑的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但经济效益总体低下,生态桑的存续利用问题严峻。本研究在了解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和“东桑西移”工程建设及蚕桑波折历史的基础上,从陕北蚕桑生产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环境条件对桑树生存生长的限制和影响,揭示了桑树生境条件与生态效能的关系,总结并提出了陕北生态型桑园水肥利用的技术推广模式。本研究认为,陕北生态型桑园的规模化栽植,是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利好的产物,是“东桑西移”工程助推的结果;陕北丘陵沟壑区光热条件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生产优质蚕茧,但桑树的生长期短,生物产量低,蚕茧生产的总体效益不高;陕北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土壤养分年年流失,水肥条件限制了桑树的生长势和经济效能;生态型桑园间作紫花苜蓿,植被覆盖度高,但桑树与苜蓿争水争肥,土壤干化问题突出。桑树的生态作用是桑树的自然属性,桑树根深叶茂是其生态功能和经济效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陕北生态型桑园的经济利用面积小,生态林政策补偿是退耕地的主要收入来源;生态桑不适用生态林的抚育措施,应当采取经济林管护措施培育树势,向桑树经济林发展。(2)陕北生态桑具有规模种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兴建微型水利设施,有效拦蓄雨水,推广坡面集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改善土壤水分亏缺状况,保证桑树正常生长。(3)桑草间作桑园应积极实施绿肥压青技术,宜轮作饲草用谷子等禾本科牧草,将有机养料转化为土壤有效养分,发挥培肥土壤的效能。
其他文献
互联网攻击手段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异常流量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检测网络异常,为网络可靠运行提供保障。异常检测技术在高速网络应用存在检测精度和效率不平衡的问题
有效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既是使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有力保障,也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用电问题提供了先决服务。因此,对该领域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
唐草纹在中国装饰图案的发展史有着极其独特的地位,它的造型优雅,历经各朝各代,却并不相同又极具特色,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本文着重研究了唐草纹在各个时期的特
橡皮囊成形工艺作为一个古老却仍旧应用广泛的技术,尤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飞机钣金件制造行业中。橡皮囊成形钣金初始毛坯的设计作为整个成形工艺的开始环节,直接决定了最终成
<正>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作为侵袭免疫受损人群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在移植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领域已被广泛重视并研
<正>上颌埋伏倒置中切牙是临床上比较少见并且矫治难度较大的错畸形。由于其阻生情况各不相同,牙齿经常出现形态上的变异,以往多数都选择了拔除后修复,破坏了牙列的自然形态,
背景:用于皮肤病敷贴治疗的国产90Sr-90Y敷贴器外壳由铝质材料包裹,但外周韧致辐射水平未见文献报道,因此相关检测对医护人员辐射防护具有现实意义。目的 :测算90Sr-90Y敷贴
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目前仍盛行的“应试教育”制约了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发挥,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历史教学,以推进中学历史
当前陆地通信系统主要是通过通信基站作为信号中继站,由若干通信基站相连接,形成巨大的信号覆盖区域。陆地通信系统建设成熟最大的因素在于陆地的相对稳定性。所以,稳定性非
崇祯与“南迁”之议王昊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是中国历史进入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从崇祯二年开始的明末农民起义已星火燎原,逐渐形成了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首的两股农民队伍,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