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改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d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元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CM因其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但传统的NCM三元材料因其镍含量较低,材料的比容量偏低,而且输出电压低,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本文以三元正极材料体系中的高镍材料LiNi0.6Co0.2Mn0.2O2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沉淀法进行制备,并通过掺杂改性来探究其电化学性能的改善,从而提高材料的能量密度。本文通过优化材料的制备条件得到了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并探究了不同比例Al、F元素共掺杂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了XRD、SEM、TGA、EDS、XPS、CV和EIS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高镍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O2的制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了三元材料前驱体Ni0.6Co0.2Mn0.2(OH)2,由SEM图可知前驱体呈球形,由一次颗粒堆积而成。分别研究了温度、时间以及不同锂配比对合成材料物化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优合成条件为:Li/(Ni+Co+Mn)摩尔配比1.10,氧气气氛下,500℃预烧5 h,720℃烧结15 h。由XRD分析可知,在该条件下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阳离子混排程度较低。在2.7~4.3 V电压范围内以0.5 C进行充放电测试,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65.0 mAh·g-1,3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9.6%。该条件下制备的正极材料在1 C、2 C及5 C倍率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3.1、130.2和60.9 mAh·g-1。(2)采用Al、F元素共掺杂探究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由XRD图可知,Al、F共掺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结晶度,降低阳离子混排程度,不同比例Al、F掺杂特征峰伴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当Al、F掺杂量分别为1%和2%时,所得材料表现出了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7~4.3 V电压范围内以0.5 C进行充放电测试,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87.9 mAh·g-1,3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8%。该条件下制备的正极材料在1 C、2 C及5 C倍率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5.0、147.9和96.0 mAh·g-1。相比于未掺杂的正极材料其电化学倍率和循环性能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其他文献
电法勘探是在铁路勘察领域广泛应用的物探方法,特别是在浅层路基勘察方面具有较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法与反射系数K剖面法相结合,在勘察环境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对既
转录因子RFX1是具有76个超保守氨基酸序列的RFX蛋白家族中一个典型的调控因子,在哺乳动物体内广泛存在,且在各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对多种生物进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沉默具有独特
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做出政策调整以合理吸收和利用留学生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对提高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符合国际化开放经济的发展趋势,能够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增强就业人口国际化比例、提升中国毕业生国际竞争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引导其健康发展也将对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促进作用。本文上海市为例,一方面对上海市外国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旅游业日益发展起来,基于旅游线的交通建设也是当下发展趋势。旅游交通发展的观念也由生产制造者导向到消费群体导向变化,车辆的设计理念也正在
由于原子对振动的非简谐效应,绝大部分固体都表现出热胀冷缩的行为,即正膨胀。在实际应用中,材料所处的环境温度常常是不断变化的。热胀冷缩会使材料在经历多次热循环后出现
<正>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关键在于聚焦研究方向,提升研究水平和能力,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课堂是把静态的知识体系变成鲜活思考的阵地。利用网络平台与思政课第一课堂相互支撑
1983年10月,陕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贾平凹完成了他的中篇小说《鸡窝洼的人家》,1985年《鸡窝洼的人家》获得西安首届"冲浪"文学奖,次年由其改编的电影《野山》获第六届中国电影
目的评价食育对改善农村小学生的饮食相关健康素养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河南省信阳市某农村村级小学学校,对所有在校生216人进行食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饮食相关健康素养的变
近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因其自身可将有机污染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特性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产电与污染物去除二方面,虽然有效利用MFC产生
加快品牌建设是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增加人们福祉的内在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打造中国品牌形象、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品牌建设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