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震超前预报中的多尺度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fhm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交通工程建设需求增加,隧道作为复杂地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优选方案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实际隧道施工中存在着塌方、突水等各种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由于隧道施工过程在地质体内部,施工中若不能准确了解隧道周边的不良地质体(带),所造成的各类损失将极其惨重,为满足隧道安全高效的施工要求,为隧道施工安全保驾护航的隧道超前探测成为研究重点。因此开展隧道超前探测工作,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隧道超前勘探方法的研究,对实现隧道前方精细探测和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隧道地震超前预报具有探测距离长,对大型地质体地质结构面识别效果较好的优点,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隧道超前探测类方法,但传统隧道地震超前预报方法也存在对于薄层、复杂地质体、小异常体的形态和位置信息识别能力不佳等问题,无法满足不良地质体精细探测的需求,因此亟需更有效的方法对掌子面前方不同地质结构进行精细刻画。全波形反演作为高精度拟合方法,它利用地震记录中全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反演地下参数,具有精细刻画复杂地质构造的能力。为满足隧道超前探测的高精度要求,本文将全波形反演的方法引入三维隧道空间超前探测中。论文基于三维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隧道自由边界条件分类赋值,实现了三维的隧道全波场模拟,基于三维时频域多尺度全波形反演提出了适用于隧道的多尺度频率组选择策略得到分辨率更高的隧道全波形反演结果,同时通过采用Marchenko一维成像的方法为全波形反演提供初始模型来提高反演分辨率。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实现了三维隧道模型的有限差分交错网格正演模拟。对有限差分正演模拟中三维隧道自由边界问题进行讨论并完成了隧道自由边界网格点分类赋值,得到了包含面波的隧道空间全波场并设计模型对隧道自由边界面波模拟效果进行了验证。(2)实现了三维隧道弹性波时频域全波形反演,建立了适用于隧道空间的基于波数覆盖和抗混叠条件组合频率组选择策略。基于野外隧道超前预报参数及观测系统设置,构建了用于全波形反演的隧道模型,通过对不同频率组选择策略隧道空间多尺度全波形反演结果对比,表明了该方法在提高隧道空间全波形反演分辨率上的优势。(3)在频率组选择策略优化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观测系统和不同隧道模型以及不同厚度破碎带模型全波形反演的结果。得出了在同一隧道地质模型为反演对象的情况下,观测系统震源排列组合对反演结果存在影响,震源排列范围越大,反演结果准确度越高。而相同观测系统在不同类型地质模型中反演效果则与模型地层走向与隧道轴向夹角相关,夹角越小观测系统接收信息越多,反演结果越好,同时相同参数下全波形反演对不同厚度的低速破碎带速度和形态反演准确,反演结果能保持较高的分辨率。(4)引入Marchenko成像的方法到隧道全波形反演中,用于建立初始模型并进行多尺度全波形反演。将均匀背景反演结果中地层信息应用于Marchenko成像的界面识别结果,得到初始模型进行多尺度的全波形反演,并完成与平滑初始模型的反演结果对比。表明了Marchenko成像初始模型的全波形反演结果既减少了对初始模型的依赖,又更有效利用了隧道超前预报地震记录信息,并且在提高隧道全波形反演速度结构准确度上具有明显优势。(5)应用多尺度全波形反演方法到野外隧道地震超前预报记录中。对野外数据进行滤波和能量均衡,以及与隧道理论模拟记录的相位和能量对应,将处理后的实际数据进行多尺度全波形反演。通过对比反演得到的前方速度结构结果与野外开挖结果,验证了隧道全波形反演方法在应用中的可行性。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如下:(1)基于隧道超前预报参数构建隧道三维地质模型和观测系统,完成了三维隧道模型的多尺度全波形反演。提出了适用于隧道空间的基于波数覆盖和抗混叠条件组合的多尺度全波形反演频率组选择方法,得到了隧道空间分辨率更高的反演结果。(2)将Marchenko成像的方法引入到隧道全波形反演中,提出基于Marchenko成像建立初始模型进行多尺度全波形反演的方法。通过一维Marchenko成像得到了掌子面前方界面信息和速度信息,综合背景速度反演提供地层倾角走向得到初始模型进行多尺度的全波形反演,得到更加准确的隧道速度结构反演结果。
其他文献
滨海含水层处于海-陆交界带的中心,是陆地地下水与海水物质和能量转换的关键带,其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关系既受陆地地下水流场的控制,同时也受到海洋水动力条件,尤其是海水潮汐的影响。不同的地下水系统结构、流场特征以及海洋水动力条件,其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关系极不相同。例如,承压含水层由于其弹性给水度很小,压力传导系数很大,滨海地区承压含水层表现出对潮汐能量(水压力)的响应较为敏感,海水波动引起地下水波动的幅度和
学位
洋中脊海底热液区的多金属硫化物富集了多种高品位的金属和稀有金属,是重要的海底潜在资源。由于地质盖层在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洋中脊热液区海底底质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多波束声学底质分类是海洋测绘领域发展的前沿方向,属于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该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浅水环境中,但对于深海环境,特别是海底地形和海底底质较为复杂的洋中脊区域,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学位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0年5月1日~2021年6月30日共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贝利尤单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1例患者中,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8次5例、5~7次6例;治疗后患者关节痛、皮肤损害、乏力、水肿、发热等症状较前好转,免疫指标较治疗前改善,狼疮活动度降低,激素用量减少,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贝利尤单抗
期刊
由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清洁能源中,光伏发电在当今的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然而,决定其转换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太阳能电池模型未知参数的准确性。由于太阳能电池模型等效电路方程的复杂特性(如非线性、多变量等),使得太阳能电池模型参数反演是光伏系统优化中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近年来已成为光伏领域
学位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高速经济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矿产资源支持。我国虽然是矿产资源大国,但是人均拥有量不足,矿产资源严重依赖进口,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自然矿产资源趋紧的大背景下,城市矿产的开发利用是缓解资源压力、实现循环发展经济的重要政策措施。我国自2010年以来就正式启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从国家层面布局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推动城市矿产的全面快速发展。电子废弃物作为
学位
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逐渐被证明是由多次逐步灭绝事件组成,晚三叠世诺利晚期Sevatian亚期是研究晚三叠世生物灭绝或演替,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的重要地质时段。确定延长的晚三叠世生物大灭绝的开端事件和时间对我们理解晚三叠世生物灭绝和古气候、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牙形石因其演化快、分布广和保存好的特点而成为研究晚诺利期生物多样性面貌和变化的良好载体,牙形石带的划分可以很好地限定生物多样性变化事件发生
学位
川西坳陷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与米仓山前带,1971年在该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发现了中坝气田,有关天然气的成因类型与来源一直存在争议,难以确定是源于雷口坡组本层位碳酸盐岩烃源岩还是源于深部二叠系或寒武系烃源岩。这一争议影响了该区雷口坡组天然气资源潜力的评价及其勘探进程,随后的一系列钻探失利表明该层系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是自2010年以来发现了彭州、马井与新场等大-中型气田,雷口坡组天然气的成因类型与来
学位
近年来,光纤激光和光纤传感已成为光通信及光学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光纤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高、结构紧凑、散热性好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光纤传感、精密光谱学等领域。光纤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灵敏度高和抗高温高压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在油气开采行业,为了保障石油开采安全和提高开采效率,需要对开采现场的温度、应力和扭矩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但随着石油开采规模的不
学位
如何融合多源地质信息建立符合复杂地质现实的地质模型一直是地球科学中的难点。在油气、矿山和水文环境等关注地质变量空间分布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场景中,具有易于集成和融合多源数据、可以分析不确定性等优点的地质体素模型常被使用,成为了对地质体进行可视化、解释和分析的重要载体。利用地质统计学融合多源地质信息对体素内地质变量进行预测是地质体素模型构建方法的关键步骤。但是,当前的地质现实是经历了多期次、多种地质作
学位
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在内的污染防治是重要关口之一。能源开发利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CO2、SO2等大气污染载荷的重要来源。因此,高质量发展视阈下,研究能源利用带来的大气载荷以及探索多视角下的减载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研究者在考察能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污染时存在不同视角:以单一污染物或以综合指标描述环境污染。单一指标如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综合指标如生态足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