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现代剧唱词及对白的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so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用来阐释人类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目前模因论在我国国内学术界主要应用于语言学及语言教学领域。在语言学领域,研究者运用模因论分析委婉语、流行语等,在语言教学领域,研究者主要分析了模音论对英语写作教学、口语教学的的影响、然而,从模因论视角分析中国戏曲的相关研究很少,然而从语言模因论分析秦腔的研究更是少见。作者收藏分析秦腔现代剧及对白的语言模因现象,这正是本轮问的创新点和特色所在。  本论文以模因论为理论框架,以十数部秦腔现代剧的唱词对白为语料,全国系统的分析秦腔现代剧唱词及对白中的语言模因现象。论文具体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一、秦腔现代剧唱词及对白中语言模因以何种形式体现?二、语言模因在秦腔现代剧唱词及对白中是如何传播的?三、语言模因在秦腔现代剧唱词及对白中可达到哪些修辞效应?  通过对采集的26个样本进行分析,作者得出一下结论:一、语言模因以成语、俗语、谚语、政治语言、网络语言、流行语、古代诗词及影视作品的形式出现在秦腔现代剧唱词及对白中。二、基因型和表现性的语言模因以“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同音异议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同构异议横向嫁接”五种传播方式体现在秦腔现代剧唱词及对白中。三、语言模因在秦腔现代剧唱词及对白中可达到“赶时髦”、“语码混用”、“类比”和“嵌进”的修辞效应。  通过分析,本文论证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语言模因对秦腔现代剧唱词及对白的重要作用,旨在使更多的戏曲创作者在注重戏曲结构、旋律等方面的同时,更加重视唱词及对白的考究,以便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其他文献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和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对原语文本理解以及目的语表达阶段上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翻译理论的影响,译者在翻译界长期受到了忽视。二
京剧艺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全球华人的情感纽带,也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京剧艺术的海外传播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外人民的了解
规范,作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实体,指导并规定人们的社交行为,确保社交活动的成功。翻译,作为社交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有着自己的规范,而从事翻译活动的译者,其翻译行为也受到翻译规范的
珍妮特·温特森是英国当代文坛最出色但又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其处女作,自1985年问世起便广获赞誉,同年摘得英国“惠特布雷德最佳处女作奖”。这
介绍了利用双三次 Bézier曲面块对模具表面进行拟合的方法 ,对模具表面和变形体表面采用 Bézier曲面进行了统一的描述 .提出了在刚塑性有限元模拟中相应的变形体边界自由节
本研究以套句这种在德语文学和语言研究中被广泛关注的句式为研究对象,以德国作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1777-1811)的部分小说作品为语料,对套句自身
《论语》作为儒家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两千多年以来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论语》已有的研究多涉及文本注释、英译研究、历史影响、应
语言具有社会性,它既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反映语言使用者背后的社会文化特征。语言离不开社会,社会也无法在脱离语言的条件下维系和发展。语言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