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境内北朝时期木构架建筑特征——基于石窟、壁画、墓葬史料的北朝木构建筑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北朝相关的历史资料,历史遗迹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文献,及对山西境内北朝木建筑特征进行研究。论文采用模拟复原北朝建筑的方法,对山西境内北朝建筑元素进行详细的总结、统计,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模拟复原出北朝木结构建筑。最后,根据对北朝建筑元素的分析以及模拟复原出的北朝木结构建筑,对北朝木结构建筑的特点进行总结。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课题的课题来源,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确立了研究的主要对象,并阐述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北朝时期的历史概况,然后总结了北朝时期我国的主要城镇,并对山西省境内北朝时期的城镇分布进行介绍,列举出几处重要城镇。最后总结了部分北朝时期山西境内主要历史遗存。这一部分的总结主要是为了收集关于北朝建筑的信息,通过历史遗存中对建筑的描绘,来看当时的木结构建筑。  第三章对山西境内北朝历史遗存中的木构架建筑元素进行了统计。这一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统计,即建筑的主要形式统计和部分建筑构件形式统计。而对于建筑构件形式的统计,又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屋顶部位建筑构件形式统计,柱、斗拱等屋身部位建筑构件形式统计,台基部位建筑构件形式统计。  第四章根据北朝时期建筑构件形式的统计,选取不同形式的构件,加以组合,复原出山西境内北朝时期的建筑模型。对于建筑元素的选择,从同类型建筑中选取,参照相关的历史遗迹,完成对北朝建筑的模拟复原。  第五章对山西境内北朝木构架建筑特征进行总结。根据北朝建筑构件形式的统计,以及模拟复原完成的山西境内北朝木构架建筑,总结出山西境内北朝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特征。
其他文献
全文由七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在对聚居形态的概念及内涵做出全面阐释的基础上奠定全文的分析视角,在比较宏观的时空范围内分析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数字化是当代科技革命、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量。数字化生存时代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计算机与网络,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数字化改变人的生活
在当前社会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随着北京市区工业企业的搬迁,出现了大量的城市工业废弃地。对这些搬迁遗留用地科学合理的再利用,将帮助实现城市的产业、资源、环境、文化
目前北京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性保护较多地考虑了面的控制而缺乏对点的控制的深入研究,因此,保护工作的具体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基于国际上历史保护观念的发展和历史保护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如日中天,带动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如今,城市与社会、经济、文化更加紧密结合,城市的规划建设占据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地位
在现代城市的居住模式中,居民的社区意识淡漠,邻里关系疏远,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各方的关注。对此建筑界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以建筑空间联系居民,促进交往。近些年,在新建住宅项
空间句法是以比尔·希里尔为代表的巴特利学派研究组织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的关于空间形态复杂性的量化研究分析理论.该方法基于形态本身特有的空间内在结构逻辑理论,在建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城市发展的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快速发展及大规模城市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着新一轮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7%,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也就是说,中国以全球7%的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