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模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优化与控制问题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共振模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通过在传统感应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两个高Q值的共振线圈来实现电能的中尺度传输,解决了传统感应模式只能小尺度传输电能的弊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磁共振模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尚不全面和不够深入,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还比较欠缺,对磁共振模式的传输特性、设计方法以及磁共振模式的固有的特性还缺乏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虽然有相关文献对磁共振系统的传输功率和效率进行过一定的分析,但大多数文献还是基于MIT采用的耦合模理论对磁共振模式的的电能传输特性进行分析。耦合模理论避开了物理模型的分析,直接对物体间的能量耦合进行分析,属于一种宏观上的理论分析方法,避开了物理模型也使得耦合模理论无法反映局部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本文针对磁共振模式的电能传输特性问题,从系统的互感耦合模型出发,对系统的传输机理、功率、效率,频率以及输出特性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同时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驱动,参数设计,参数在线计算以及功率控制等方法,并利用仿真与实验来验证理论分析以及相应设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针对磁共振系统四种基本拓扑结构,利用互感耦合理论,综合考虑共振频率、互感、内阻等各个参数,给出了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互感耦合参数对能效特性的影响,并优化互感以提高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通过与传统感应模式的对比分析,对磁共振模式的电能传输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实验研究以验证互感耦合模型在磁共振模式理论分析中的有效性。  2.通过对传统磁共振模式的分析,提出利用集总电容代替原来的分布电容以降低系统设计难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磁共振系统具有多个线圈,多个补偿电容,多个互感,各个参数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多参数,多变量的优化问题,以往的参数优化一般是单参数优化而且只优化到互感,并没有优化到具体的匝数上来,本文利用线圈匝数与自感互感的关系,以采用集总电容的SSSS型拓扑为优化对象,给出了系统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利用改进型遗传优化算法给出了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3.以PSSS电流型磁共振系统为例,基于频闪映射和周期不动点理论对其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了PSSS系统的频率和功率模型,利用频率模型对其软开关工作点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从而得出磁共振模式适宜采用恒频控制的结论,利用功率模型分析了原边谐振电流、负载输出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发现PSSS型结构具有自然恒流恒压的特性,通过交流阻抗法给出了使系统自然恒流恒压的负载边界条件。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4.由于磁共振系统的高阶特性使得系统很容易出现多软开关工作点,系统的高 Q值也使得系统的频率鲁棒性降低,因此磁共振系统需要进行恒频驱动。磁共振系统工作频率高于传统的感应模式,为降低损耗,逆变器还应工作在软开关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恒频软开关逆变拓扑,对软开关的工作原理,系统的工作模态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系统零电压工作的边界条件。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软开关逆变拓扑的有效性。  5.针对磁共振发射端接收端电气隔离造成的接收端参数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参数在线计算模型,在不需要对接收端参数进行检测的情况下,通过发射线圈电压电流相位来实时计算接收端参数。对接收端为并联补偿的拓扑给出了负载以及共振线圈间互感的计算表达式,对接收端为串联补偿的拓扑则给出了负载的表达式。对于接收端为串联型结构,若需要同时检测负载以及共振线圈间的互感则需要利用能量模型来计算,本文也给出了基于能量模型的负载和互感的计算表达式。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构建了一个Buck控制器对输出进行控制,并通过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性贡献:  ⑴针对传统基于分布电容的磁共振模式频率鲁棒性差,参数设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总电容的磁共振模式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参数优化设计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得到了较优的参数设计结果。  ⑵针对磁共振模式需要恒频驱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恒频软开关逆变拓扑,对软开关逆变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系统零电压工作的边界条件。  ⑶针对磁共振模式接收端参数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收端参数在线计算模型,根据发射端的计算结果设计控制器对输出进行控制,在无需检测接收端参数的情况下实现了接收端电压的有效控制。
其他文献
设备系统监控中,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人工方式的监控方法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在一些人员无法接触到的现场环境中,就更需要采用辅助技术如视频监控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硫浮选是湿法炼锌直接浸出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的流程,有利于回收利用浸出渣中的单质硫。硫浮选过程是一个无需添加任何药剂的物理过程,通过合理地调节相应的操作量(鼓风量,阀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网络视频逐步成为网民的主要应用服务之一。面对海量用户环境,需要在现有视频资源环境下设计一种新型的视频业务网络结构以保障
近年来,国内外工程岩体灾害频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声发射技术是一种新型动态的无损检测技术,且对被检材料的要求较低。采用该技术检测岩石类材料的内部损伤状况有
近年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矿物浮选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浮选泡沫表面状态信息与浮选生产状况、经济指标之间密切相关,通常不同的浮选工况,泡沫表面纹理深浅、清
竞赛终点摄像计时系统由于其快捷准确、公平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大型运动赛事上.现有的竞赛终点摄像计时系统的成绩判读过程主要于依赖于终点裁判的人工判读,在比
棉浆粕是以棉短绒为原料,经过传统的造纸工艺而生产出来的一种浆粕。在生产过程中,棉浆粕中的水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影响着棉浆粕的质量、存储和运输。目前国内棉浆粕的生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成百上千的微型、廉价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大规模、无基础设施无线网络,在军事、环境监测、医疗救护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
本课题任务源于某科研单位的“复合材料构件静力加载系统研制技术要求”。电液伺服静力加载系统是静力试验的重要装置之一,用于为产品或结构件施加外载荷,以检验产品结构强度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3G网络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和运营,用户对移动流媒体应用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下,与流媒体应用相关的技术研究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