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冠状动脉CTA观察HIV感染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背景与目的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药物的使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在HIV感染者体内的复制得到有效抑制,HIV感染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其死亡的突出因素。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C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是CT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评估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旨在分析HIV感染者与非HIV感染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影响HIV感染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及 CCTA 检查的 HIV 感染者 152例,随机选择非HIV感染者1 19例。应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修订版的15节段分段标准进行分段评估。斑块类型分为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三种。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存在任一种斑块、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和其分别所累及冠状动脉节段数目的差异,并评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HIV感染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HIV感染组与非HIV感染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HIV感染组及非HIV感染组钙化积分>0的患者分别有66(43.4%)例,44(37.0%)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IV感染组和非HIV感染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所占总人数的比例数分别为44/152(28.9%)和21/119(1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人为单位进行分析时,HIV感染组和非HIV感染组存在任一种斑块、非钙化斑块的比例分别为 107/152(70.4%)、92/152(60.5%)和 67/119(56.3%)、52/119(43.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组和非HIV感染组存在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的的比例分别为61/152(40.1%)、42/152(27.6%)和 48/119(40.3%)、25/119(21.0%),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冠状动脉节段为单位进行分析时,HIV感染组和非HIV感染组冠状动脉总节段数分别为2135段和1679段,存在任一种斑块的节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17/2135(19.5%)和 284/1679(1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组患者和非HIV感染组患者存在非钙化斑块所占的冠状动脉节段的比例分别为206/2135(9.6%)和123/1679(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组和非HIV感染组患者存在混合斑块的节段占总冠状动脉节段的比例分别为82/2135(3.8%)和41/1679(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组和非HIV感染组患者钙化斑块节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208/2135(9.7%)和 194/1679(11.6%),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HIV感染者斑块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CD4+T细胞最低值与HIV感染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成有关[OR(95%CI),P值]分别为[2.257(1.177,7.541),P=0.035];[1.134(1.032,1.245),P=0.009];[0.993(0.986,0.999),P=0.018]。结论HIV感染者冠状动脉存在任一种斑块、非钙化斑块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发生率较非HIV感染者增加,而钙化斑块及CACS>0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其心血管疾病高发生率及高死亡率有关。男性、年龄及CD4+T细胞最低值对HIV感染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影响。第二部分冠状动脉CTA观察HIV感染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背景与目的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破裂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联系密切。CCTA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检出有重要价值。目前,CCTA识别冠状动脉斑块高危形态学特征主要包括低衰减斑块(Low Attenuation Plaque,LAP)、正性重构(Positive Remodeling,PR)、点状钙斑(Spotty Calcium,SC)及餐巾环征(Napkin-ring Sign,NRS)。在非HIV感染人群中,存在这些高危形态学特征的斑块易发展为“罪犯斑块”,并可前瞻性预测斑块破裂。本研究将HIV感染者纳入研究,旨在探讨HIV感染者与非HIV感染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异同点,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CTA检查的HIV感染者167例,随机选择非HIV感染者185例。冠状动脉斑块高危形态特征主要包括LAP、PR、SC及NRS。斑块中心区域衰减密度<30 HU的非钙化斑块为LAP;重构指数(Remodeling Index,RI)的计算方法为斑块所在管径与近端及远端正常管径的均值之比>1.1;冠状动脉壁内最大直径<3 mm的局灶性钙化为SC;斑块中心区域低衰减密度<30 HU,边缘密度稍高但<130 HU为NRS。根据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AD-RADS)将冠状动脉斑块存在≥2个高危形态学特征定义为易损斑块。对比分析2组患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类型、位置及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HIV感染组与非HIV感染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HIV感染组较非HIV感染组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P<0.05),其人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10(65.9%)、100(54.1%),而冠状动脉非阻塞性狭窄及严重狭窄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HIV感染者共有冠状动脉节段数2340段,其中存在易损斑块节段共97段,非HIV感染者共有冠状动脉节段数2610段,其中存在易损斑块共66段,两组统计学结果有差异(P<0.05)。本研究包括6个易损斑块类型:SC+PR、LAP+PR、NRS+PR、SC+NRS、SC+LAP+PR、NRS+SC+PR。HIV感染组及非HIV感染组存在最多的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类型依次为LAP+PR、SC+PR、NRS+PR;HIV感染组易损斑块较易发生的位置依次为6段、1段、3段,非HIV感染组易损斑块较易发生的位置为6段、7段、1段;HIV感染组SC+PR的发生率较非HIV感染组增加(P<0.05),余易损斑块类型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HIV感染组较非HIV感染组≥1个冠状动脉节段存在易损斑块发生率增加(P<0.05);两组≥2和≥3个冠状动脉节段存在易损斑块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HIV感染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ART(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药物治疗时间与HIV感染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出现独立相关[OR=1.29,95%CI(1.04,1.59),P=0.02]。结论HIV感染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发生率较非HIV感染者增加,ART药物治疗可能是HIV感染者出现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