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定与应用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yid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确定低保对象、筹集低保资金等各项工作的主要参考指标,是整个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核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低保标准的确定尚不够科学,标准偏低,且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保障标准差距很大。由此产生的重要影响就是,部分农村贫困人员未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即便是纳入低保范围的农村贫困人员也尚未获得较满意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应科学合理的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使这个标准基本适应物价上涨的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既满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又不超越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便能够在实践中得以科学应用。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比较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常用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选用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法测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通过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修正与应用的保障措施。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与其他测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方法相比,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法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原理,依靠大量的数据,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居民的消费,将一些反映过程贫困的指标结果化,由于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强、数据来源方便、计算科学,引入了消费和收入两个变量,即能通过消费水平体现贫困的绝对性,又能通过收入的对比体现贫困的相对性,符合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定要求,所以选用其作为本文的测定方法。(2)经过数据收集分析、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应用,测定出2010年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各地区的农村低保标准,并根据未来十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预测数据,计算出未来十年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预测值。(3)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远远低于测定值,另外还存在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等特点。方法选择、体制障碍、现实中的难题及财政等因素是导致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出现上述的特点的主要原因。(4)为更好的发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提高对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需在实践值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修正。对我国目前农村低保标准修正应在坚持效率基础上的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的动态发展原则、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原则、以人为本基础上劳动自救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财政支持,力争在未来五年内与预测值趋近,十年内与预测值一致。(5)科学应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采取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兼具多元的筹资机制、完善体现地域差异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落实农村低保资金政府分级分担机制等基本保障措施,同时辅以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低保规范化建设和完善等相关保障措施。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朴素的循环农业理念早已根植其中,西方的生产方式传入中国后,我国农业已由最初低层次的简单循环传统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以“石油农业”生产模式。这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的实施不仅标志着中国现行林业政策制定环境的改变,也标志着中国以木材生产为主,追求经济效益的传统林业政策向以生态保护为主,追求生态效
段其昌,男,1939年4月9日生。1962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同年被云南省卫生厅选定为滇南温病学家李铸铭的学术继承人,现为主任医师。1999年聘为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兼职教授。2003年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陕西省农业经济在取得较
1998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精简调整后的本科专业目录。11月,教育部在一份通知中要求进行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并把其重要性提高到是“高等学校进行的一次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我国是柑桔原产中心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适栽地区广泛。福建省龙岩市地处中、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由于武夷山脉、玳瑁山、博平岭三大山脉的独特走向,使
高校“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出台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的激烈竞争,师范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境遇。当前,国家对教师队伍的关注提
<正>2017年来,在中东肆虐三年之久的"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叙利亚遭各方联合发力围剿,战场节节败退,地盘加速缩水,财源益发吃紧,兵力捉襟见肘,似已走入穷途末路。在伊拉克,经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开始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尤其对推动农业科技
在教学中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很迫切的一项任务,在当今社会,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培养说话能力,就要教会学生敢说、能说、会说.朗读、演讲、课本剧表演是说话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