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DMI2和MtPUB2协同调控截形苜蓿结瘤平衡的分子机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ns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豆科植物如何在结瘤过程中维持平衡状态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研究报道,豆科植物结瘤的自调节机制(AON)能够通过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之间的信号传递以维持结瘤数目的平衡。除了这种长距离的自调节之外,人们推测在植株地下部分也存在一个未知机制来调节并维持结瘤的平衡,然而目前还没有报道。MtDM2(与百脉根LjSymRK是同源蛋白)是亮氨酸重复(LRR)的类受体激酶(LRR-RLK),处于MtDMI2-MtDMII-MtDMI3结瘤信号途径的上游,作为一个重要的信号传递者,一旦将结瘤信号传递下去就无法逆转,所以植物体是以何种工作机制在翻译后水平上调控MtDMI2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MtDMI2/Lj SymRK互作蛋白的报道:例如MtHMGR1,编码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以及一个Plant U-box(PUB)类的E3泛素连接酶——MtPUB1,能够与MtDMI2互作。虽然以上报道揭示了一些与MtDMI2/Lj SymRK互作的蛋白以及其相应的功能,但迄今还没有具体阐释结瘤类受体激酶在结瘤信号传递途径中是如何被严谨调控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截形苜蓿结瘤过程中,存在一个MtDMI2-MtPUB2的负反馈环,这个负反馈环能够在维持结瘤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发现了一个新的PUB类E3泛素连接酶,命名为MtPUB2。结果表明,MtPUB2能够在体外和体内以多聚泛素化的方式介导MtDMI2通过26S蛋白酶体途径发生降解。并且MtDMI2能够通过MtPUB2的第421位丝氨酸磷酸化修饰MtPUB2。更加重要的是MtPUB2泛素化MtDMI2是依赖于后者对其的磷酸化修饰。由于没有在截形苜蓿Tilling突变体库和Tnt1突变体库中筛选到MtPUB2基因的突变体,为了研究MtPUB2的生物学功能,分别应用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毛根转化法和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得到了MtPUB2-RNAi植物材料。接种根瘤菌的结瘤表型实验结果表明,MtPUB2-RNAi的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表现出侵染线数目减少,根瘤数目减少,根长变短以及根瘤密度下降的表型。同时还发现MtPUB2是一个多功能蛋白,参与了植物生长、开花时间调控以及抗病信号途径。而且一旦MtPUB2基因的干扰效率达到0.95,植株则会出现延滞生长、不育直至死亡的现象。进一步对MtPUB2和MtDMI2的互作与结瘤的关系进行验证,采用定量Western blotting实验方法对野生型截形苜蓿A17生态型和突变体截形苜蓿dmi2-1(TR25)进行研究,分别在同时期接种根瘤菌S.meliloti 1021和水对照,在接种后的不同时间点取根部样本(0h,5h,12h,24h,3 DAI,5 DAI,7 DAI,14 DAI,21 DAI 和 28 DAI;hours,h;days after inoculation,DAI)并提取总蛋白进行定量Western blotting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tDMI2蛋白量的增加,MtPUB2也随之增加;反之,MtDMI2下降,MtPUB2也随之下降,两者的变化关系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出波峰波谷起伏的曲线形态。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即运用Lotka-Volterra方程(LV equations)在matlab程序中对MtDMI2和MtPUB2的变化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MtDMI2和MtPUB2在接种根瘤菌后24 h至21 DAI之间,呈现出一种Prey(MtDMI2)-Predator(MtPUB2)的关系,符合负反馈环的工作模型。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提出MtDMI2和MtPUB2的一个工作模型:当截形苜蓿的根部接收到来自根瘤菌分泌的结瘤因子(NF)信号之后,会通过MtNFP和MtLYK3一级结瘤(类)受体激酶传递到MtDMI2,MtDMI2继续向下游传递信号,此时MtDMI2通过Ser421位点磷酸化MtPUB2进而激活MtPUB2,MtPUB2被激活后,能够发挥其E3泛素连接酶功能,从而对MtDMI2进行多聚泛素化修饰,最终介导MtDMI2通过26S蛋白酶体途径发生降解,因此维持了结瘤过程的动态平衡。但是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就会出现侵染线数目减少,根瘤数目减少以及根瘤发育不正常的表型。与癌症研究中的p53-MDM2工作模型类似,p53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MDM2是一个E3泛素连接酶,能够多聚泛素化降解p53。在正常的健康细胞中,p53-MDM2的负反馈环需要维持一种平衡状态。而如何在豆科模式植物截形苜蓿MtDMI2-MtDMII-MtDMI3的结瘤信号途径中维持一种平衡状态,一直以来都未见报道。所以,本研究揭示了截形苜蓿中一个结瘤类受体激酶和E3泛素连接酶之间的新工作机制,并且这个工作机制在控制豆科植物结瘤平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解释豆科植物如何保持结瘤平衡状态这个科学问题的又一突破。
其他文献
绿叶气味组分(Green Leaf Volatiles,GLVs),主要包括由不饱和脂肪酸经过脂氧合酶(LOX)、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PL)以及醇脱氢酶(ADH)等催化生成的C6/9短链脂肪醛、醇和酯。这些化合物不仅可以为葡萄果实和葡萄酒提供’绿叶’、’青草’或’新鲜植物’味,是葡萄酒中果香成分之一乙酸己酯的直接前体物,对于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香气品质具有重要贡献。目前对于葡萄果实中LOX-HPL
月季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观赏植物,广泛应用于室内环境装饰、庭院观赏和各种社交礼仪,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表明,质膜型水通道蛋白RhPIP1;1和RhPIP2;1参与了花瓣吸水扩展过程。通过以RhPIP1;1作为诱饵蛋白筛选月季花瓣的cDNA文库,获得了一个与其互作的膜结合转录因子RhMYB1。然而,RhMYB1与RhPIP1;1的互作具有何种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
根瘤菌可以通过特有的共生基因(nod/nif)实现其与特定豆科宿主形成根瘤并固氮以建立互惠的共生关系。利用这种共生关系,人们可以对豆科作物或牧草接种根瘤菌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工业氮肥使用的目的。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筛选竞争力强、固氮效率高的菌株仍是根瘤菌剂推广的核心难题。共生固氮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根瘤菌能否有效协调自身代谢网络与宿主细胞内共生环境相适应。本研究选择Sinorhizobiu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传播对全世界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RRSV主要引起母猪的生殖障碍和小猪的呼吸障碍。2006年,我国爆发了由高致病性PRRSV(HP-PRRSV)引起的非典型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其特点为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自从PRRSV被发现以来,研究者们为其防控和根治做出了大量努力。但目前仍未能找到非常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法,其现有的疫苗在安全性和有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级联系统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参与调控了生长、发育及胁迫信号响应等众多生理过程。完整的MAPK级联由MAPKKK、MAPKK以及MAPK三级蛋白激酶组成,依赖三级激酶的逐级磷酸化来传递信号。拟南芥MAPK级联系统共有约80个预测的MAPKK,在数量上远远多于MAPKK和MAPK,但是功能方面的研究却还非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是昆虫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遗传标记之一,应用于昆虫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种群遗传结构、基因漂流、杂交和生物地理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昆虫纲的两个主要类群,多新翅类和完全变态类,目前为止并没有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的高级阶元系统进化关系的研究,并且这两个类群中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亟待补充。因此对多新翅类和完全变态类昆虫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对揭示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以及研究这两个类群复杂的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非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主要以砷酸盐形式存在。砷酸盐与磷酸盐化学结构高度相似,主要通过磷转运休体进入植物体内。砷酸盐进入细胞后被还原为亚砷酸盐,亚砷酸盐与植物螯合肽(PCs)螯合后运输个至液泡,从而减少胞质砷酸盐浓度,减轻砷对植物的毒害。在砷酸盐存在的条件下,植物许多基因,包括磷转运体基因、砷酸盐还原酶基因和植物螯合肽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目前这些关键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仍不清楚。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系统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级联信号系统,由 MAPK Kinase Kinase(MAPKKK)、MAPK Kinase(MAPKK)及 MAPK组成,通过三个激酶的顺序磷酸化激活。大量研究表明,植物MAPK级联系统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等诸多生理学过程的调控。拟南芥有80个MAPKKKs、
钾(K)是植物所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通过钾转运体和钾通道从土壤中吸收钾离子(K+)。拟南芥Shaker钾通道家族成员AKT1作为一个内向整流钾通道在拟南芥根部钾离子吸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AKT1通道活性受钙结合蛋白CBL1/9和蛋白激酶C1PK23复合物的调控,同时也受钾通道调节亚基AtKC1的调控。本论文工作拟通过筛选lks1(cip
热胁迫会引起细胞的热激反应,导致细胞内质网中的未折叠蛋白和错误折叠蛋白的累积,产生内质网应激(ER Stress),引起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植物大多在高温炎热的夏季开花结果,它们不能像动物那样通过自由的活动来规避高温环境的影响,为了应对高温胁迫和内质网应激,进化出了一个复杂而严格的热激反应和未折叠蛋白反应的调控机制。我们研究组前期的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