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脉冲发动机软质隔层热载荷条件下烧蚀特性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脉冲发动机解决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不可调整和间断的问题,采取具有阻燃隔热功能的脉冲隔离装置,将燃烧室分隔成两个拥有独立点火系统的燃烧室,控制点火间隔,精确分配推力,具有机动性佳、有效射程远、飞行末速度大、隐身效果好等优点。本文以轴径混合式双脉冲发动机为研究背景,针对双脉冲发动机软质隔层热载荷下烧蚀特性展开研究,结合实验分析与数值模拟,编制了绝热材料传热烧蚀过程仿真程序,深入探究了Ⅰ脉冲工作环境下EPDM软质隔层材料的热解烧蚀过程,对发动机热防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模拟计算了轴径混合隔层式双脉冲发动机Ⅰ脉冲工作时的两相流内流场,得到了流场流动特性参数和软质隔层工作热载荷参数。结果表明,颗粒相热惯性大,温度降幅小,气固相之间存在温度和速度滞后,导致喷管轴线处温度比同截面其它位置高,马赫数却更低。颗粒随流性很好,被气流带着朝喷管运动,未进入燃烧室上游。部分颗粒与收敛段碰撞反弹后喷出。随着燃面后移,颗粒运动起点离轴线越远,碰撞位置越靠收敛段上端,轨迹更为集中。整个过程鲜有颗粒向上游运动,对隔层未产生显著烧蚀冲刷作用。(2)采取热失重实验和激光烧蚀炭化实验对EPDM材料进行了研究。对热失重数据分析,获得了材料的热解动力学参数。观测激光烧蚀炭化过程和分析烧蚀炭化前后形貌,得到了材料烧蚀炭化结构及元素含量变化。热失重质量损失分三个阶段:样品脱水期;主要热失重区间,损失速率快,质量损失多;热解结束。激光烧蚀炭化后,呈原始材料层、热解层和炭化层三层烧蚀结构,热解层孔隙分布不均,存在大块基体。炭化层为疏松多孔介质结构,基体充分炭化,空洞无规则排列。(3)针对热解炭化类绝热材料烧蚀过程,提出了一种材料比热容、热导率等参数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变热物性烧蚀计算程序。推导建立了热解气体变热物性模型、材料密度模型和材料比热容及热导率模型。采取基于格心的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离散,温度偏导数通过Jacobian变换计算,时间推进采用三阶龙格库塔法,编制了变热物性烧蚀程序。通过两个热传导算例,及与经典烧蚀实验结果和常热物性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对热解炭化类热防护材料热解烧蚀过程仿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充分验证了该程序的可靠性,为模拟Ⅰ脉冲工作下隔层烧蚀过程提供了求解平台和理论依据。(4)结合模拟得到的Ⅰ脉冲工作两相流内流场特性参数及热载荷参数,和建立的变热物性模型,研究了给定热流作用下芳纶/EPDM绝热材料能量扩散过程、热解炭化过程和热失重过程,并对影响隔层热解烧蚀过程的三个因素燃气热流密度、软质隔层厚度和Ⅰ脉冲工作时间展开了探究。获得了材料内部温度、密度分布,热导率、比热容变化历程,热解层、炭化层厚度-时间曲线等热解烧蚀热响应特性参数。热流作用初期,材料上表面升温迅速,能量不断向内扩散,因热解吸热、热解气体逸出携带能量和向外辐射能量导致扩散速率下降,温度推进速率降低。热流持续作用,炭化层厚度前期增加较快,而后减慢近似成线性增长。温度对热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呈指数变化趋势,直接导致近上表面部分热解反应速率极快,而离上表面越远则越慢,且趋势较为明显,当地热解气体生成率随距离下降极快。
其他文献
随着四旋翼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协同控制与集群技术在民用表演与军事领域的应用日益凸显。无人机群控制的智能化是未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四旋翼无人机群空中自主协同的问题,确定了混合分布式控制的机群整体控制框架,并作分层处理以减轻飞行数据处理的压力。在无人机空间布局上,提出了双H型构型,改善了四旋翼无人机群空间占有率与路径干涉的问题。搭建了包括ARM控制板、无线通讯模块及四旋翼无
弹药受到外界热刺激时易发生安全事故,故对其热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价一直是含能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重点,烤燃试验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评价检验方法。本文采用试验及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温压炸药慢速烤燃响应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温压炸药热安全设计提供技术参考。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利用DSC试验对两种HMX基温压炸药进行热分析,采用Kissinger方法计算出其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为慢速烤燃模拟提供
第一章为以后的需要我们引入C-C空间和其特殊情形:次Riemann群和Heisenberg群。 第二章有四个目标:一是讨论H-Caccioppoli集的若干几何性质,二是刻画H-有界变差函数的近似不连续点集和跳跃点集的特征,三是研究u∈BVH(Ω)的逐点行为,我们集中讨论u在Pansu意义下的近似可微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我们证明对u∈BVH(Ω),DHu作为Radon测度能够分解成绝对连
回转式自动化弹仓是基于某新型预研项目进行研制的,自动化弹仓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回转式自动化弹仓的控制精度对于火炮射击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回转式自动化弹仓采用的是立式弹仓设计,其定位精度将直接影响与弹仓配合的机械手取弹任务。因此,回转式自动化弹仓的控制精度与稳定性决定了火炮的射击性能。在本文中,针对155毫米火炮回转自动化弹仓定位控制及精度等问题进行研究。文中对回转式自动化弹仓
伺服机构用的滚珠丝杠副面临着高速、高频和过载工况,在这种特殊工况下传统的滚珠丝杠副设计方法和分析理论不再适用,同时由于航空航天中使用的滚珠丝杠副的不可维修性,其运动失效的发生将导致整个伺服机构的瘫痪。因此对特殊工况下的滚珠丝杠副进行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失效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建立了静态均载条件下的滚珠丝杠副弹塑性接触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通过遗传算法(GA)推导滚珠丝杠副在变形协调条件下的初始屈
Nordic Semiconductor宣布物联网(IoT)解决方案企业深圳核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CoreAIoT)已选择Nordic nRF52833蓝牙5.2/低功耗蓝牙通用多协议系统级芯片(SoC)为其"CL-GA25-P2AoA定位基站"提供核心处理能力和无线连接。该公司声称这款定位基站面向广泛的市场和室内/室外环境,可以实现精准(0.1~1m范围内)的第三方设备定位。
期刊
隐身技术是在现代空中战场上确立优势占据战场主导地位的重要因素。飞行器的隐身主要体现在减小飞行器的回波信号,即实现低可观测性,这样才能保障飞行器不被敌方雷达防御系统发现,从而提高飞行器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及作战效能。因此如何准确、快速地进行三维目标的隐身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开展了针对目标涂敷材料/几何外形的隐身优化的研究,其中包含三维涂敷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
水中兵器战斗部是毁伤敌方水面、水下目标的有效武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典型水下目标的防护能力提高了数倍。鉴于EFP具有侵彻后效作用大、破坏效果好等优点,深入研究水下EFP设计,对提高毁伤典型水下目标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大量常规空气中EFP技术研究基础上,为了探究空气和水介质中EFP成形与侵彻性能的差异,实现EFP聚能战斗部在水介质环境下爆炸良好成形,对水下典型目标防护结构有效毁伤,针对例如双壳
靶丸是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核心元件,其表面几何状态直接关系到点火实验的成败。零位干涉显微测量技术(Null interferometric microscope,NIM)是目前实现靶丸缺陷检测的一项可行技术,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等优势。当采用NIM对靶丸外表面进行微观形貌检测时,由于大数值孔径显微物镜景深较小,干涉像边缘视场出现离焦现象。离焦降低了单次测量有效视场,大大降低了全表面的测量效率。针对该
高氮钢(N≥0.5%wt)利用“氮”替代“镍”和“碳”,采用Cr-Mn-N成分体系,具有强度高、塑韧性好、耐腐蚀性强、抗高速冲击性能特别高等优点,是一种新型高强高韧不锈钢。本文针对8~20mm中厚板高氮钢对接接头,开展了Ar-O2-N2三元活化PMIG焊(简称N-MIG焊)、激光穿孔焊和激光+(N-MIG)复合焊接工艺研究,初步揭示了高氮钢焊丝电弧行为和熔滴过渡特征,掌握了保护气体、工艺规范等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