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不仅是中国近世社会的大变革时代,更是近世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现代转型期,各种思潮如百花齐放,绚烂多彩。傅山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思想也因染上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为后人所注目。傅山其人、其思想颇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傅山很重视对"道"的阐释论说,有较为丰富的道论思想。这些思想体现在他的思想学术作品尤其是针对老庄作品的批注作品文献当中,也体现在他面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索当中。就其思想内容而言,他的道论思想既包括他对道体的颇具其个人特色的理解阐释内容,也包括在相应基础上形成的观物方法内容,以及他提出的具有思想原则意义的实践主张,或是其有关体道的思想内容。本文尝试从道体、道观及体道三个方面来考察分析傅山有关"道"的论说及思想。第一章主要考察分析他有关道体的思想。着重对他论"道"的多元角度,及其道之"无"性、关于道之"一"与"易"的关系等思想学说进行了介绍分析。在傅山看来,"天"即道,自然之道也就是"天道",傅山认为应当尊重"天",这才是应当有的面对外界的态度。认为天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可以做到相融共生,人应当充分认识和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唯天命。第二章考察分析傅山的道观思想。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其"平阴阳"的圣人观,认为观物首先应该承认阴阳有别。事物之所以有阴阳,阴阳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阴阳有’理’",并且"阴有阴理,阳有阳理",即阴阳自有其事物成为其事物(而别于他物的)"理"的自在规定。二是其"明是非"的真理观。傅山认同庄子的"齐是非"思想,因事物之是非在依着道的标准时是相对的,是无是无非的。但同样依着道的观照,事物之是非差异是"顾在"的,是有道的或理的依据的,所以他又强调人要明辨是非、执求是非。三是其"知须待"思想。他发挥"知有所待而后当"的思想,认为人的认识及行为得当与否取决于主客观的条件,所以他要人们在认识及行为时,先要在自我身上下足功夫,做好积极的准备。四是"须实功"的实学思想,认为人应善于"用"其道,人的学习及实践要于身心有实落受用处。第三章考察分析傅山的体道思想,重点是其无为、率性及无不当为的体道原则思想。傅山认为"无为而为"即是体道之为,而其方法实质在于"为"的有无一体、外无为而内有为,使传统"无为"赋予了积极的意义。他提倡"质不可为",认为人性不可违背,而应顺其本性自然,以避免对人性完善的各种蔽障。同时他十分强调"无不当变",认为人们应当遵循天道"无时而息"的品德,要善于用心究竟、妙法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