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国内的民族矛盾开始下降,阶级矛盾逐渐上升,国共因对日受降权之争,拉开了内战的序幕。美苏作为战胜国的主导者,根据各自的权益划分了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同时,为了维持战后和平及保证自身的利益免于受损,都希望中共向国民党妥协。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获取了对日受降的合法权,命令所有日伪军只能向国民党的军队投降,而令解放区抗日军队原地待命。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开辟了大片根据地,并始终处于抗战第一线,为抗战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因而在抗战胜利后,有权接收日军投降,分得胜利果实。但国民党却垄断了对日受降权,并在运兵完成后向解放区进行分割围剿,严重威胁到中共的安全,损害了中共权益。而此时的中共已由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幼稚走向成熟,面对国民党的威胁与围剿,及时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对国民党的挑战采取“寸土必争”的方针,即令解放区军队向附近沦陷区自主受降,坚决消灭不投降的日伪军。为了更全面的呈现中共领导下的对日自主受降,本学位论文从六个方面对相关内容进行阐述。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对日受降的选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及不足。第一章分析了中共争取受降权的国际背景及国内原因,即美苏日对国共的态度及国民党垄断受降权与中共在争取受降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第二章探究了八路军在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和晋绥解放区内对敌伪进行自主受降并收复百余城市的经过。第三章探究了新四军在华中、华东地区以使江北、江南解放区连成一片为任务展开的反攻。第四章探究华南抗日游击队在东江解放区和琼崖解放区以“分散坚持,保存力量”为方针而进行的受降任务。第五章阐述了中共争取自主受降的合理性、受降战果,以及受降工作基本结束后国共关系的趋向。本文运用大量史料论述了抗战胜利后中共领导下的对日自主受降的原因、过程,以及意义和国内局势走向,力求对中共受降问题做出一个客观、全面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