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男子20km竞走运动员间的竞技水平差异正逐渐缩小,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变化及战术运用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查找文献资料后发现,目前对于竞走项目的研究,大部分汇集在规则的修改、技术的改进以及运动员体能训练之上,对于竞走项目战术运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结论。虽然近几年关于战术方面的研究有所增加,但相对于技术和专项体能训练而言,战术研究仍属于较“模糊”的地位。在竞走项目战术方面的研究中,更常侧重于单届赛事的战术分析,而对于多届比赛的纵向比较以及同一名运动员在不同赛事中的不同战术选择方面研究较少。论文以第29、30届奥运会及2013莫斯科世锦赛男子20km竞走运动员(每届比赛的前18名运动员)以及2015北京世锦赛、2014竞走世界杯、2011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部分运动员为研究样本,将男子20km竞走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与战术运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重点研究男子20km竞走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与战术运用。通过研究发现:(1)不同组别的男子20km竞走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具有较大差异,基本呈三种类型:A组运动员速度变化基本呈阶梯形,即“(?)”;B组运动员速度变化基本呈抛物线形,即“(?)”;C组运动员与B组运动员速度变化较为相似,但速度下降的距离更长,更类似于滑梯形,即“(?)”。(2)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多为阶梯形“(?)”,以及在战术运用上多采用跟随走-持续加速战术,以后发制人,保证运动员在第四阶段仍可加速冲刺。(3)当运动员的全程速度变化及战术形式基本相同时,男子20km竞走项目的制胜关键在于第四阶段。最大速度利用率逐渐增大,最大速度出现在第四阶段的运动员更容易获得优异成绩。(4)适宜的速度变化趋势与战术形式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战术形式是由速度的变化来体现,战术的运用又影响选手的速度变化,只有综合看待速度变化趋势与战术形式,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获胜的概率。(5)通过对我国男子20km竞走运动员的不同赛事的成绩对比发现,王镇、陈定和蔡泽林在竞技能力上并无太大的差异,三人均具备夺得奖牌的实力,成绩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比赛中全程速度变化及所采用的战术的不同所致,全程速度变化为“(?)”,战术形式为跟随走-持续加速时,更有利于运动员获得优秀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