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陆蛙的生活史特征及后代表型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于2010年3月下旬-7月上旬采自浙江富阳市农田的680只泽陆蛙(Fejervatya limnocharis),研究了泽陆蛙成体和幼体的个体大小和局部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通过解剖雌体获得窝卵数、测量抱对个体获得形态数据,研究了雌体大小与生育力的关系以及抱对两性个体体形大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捕获个体中,雌性和雄性成体的最小体长分别为33 mm和30 mm;雄性成体个体数显著超过雌性成体,两性幼体个体数无显著差异;两性成体头部大小、四肢长随体长呈同速增长,眼径和体重随体长呈异速增长,两性幼体所有被检形态特征均随体长呈同速增长;雌性成体平均体长显著大于雄性成体,去除体长差异的影响后发现,除眼径无显著的两性差异外,其余被检形态特征均为雌性大于雄性;幼体除雌性体重大于雄性外,其余被检形态特征均无两性差异;窝卵数与雌体大小(体长和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两性抱对个体的体长无显著相关性;泽陆蛙雄性成体体形小于雌性成体的个体大小两性异形模式可能决定于驱使雄性向较大体形发展的进化驱动力相对较弱,雌性增大体形可增加繁殖输出,故向较大体形发展的进化驱动力相对较强;除体重外,其余被检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均形成于性成熟之后。   实验用泽陆蛙蝌蚪为模型动物检验食物水平充足的环境中密度对其生长、变态和存活率的影响。密度水平设置为30只/L、60只/L和120只/L。研究发现,蝌蚪的体长、尾长和体重的增长速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高密度显著降低早期的存活率,但随后的存活率不受影响;高密度显著降低蝌蚪的变态率,表明高密度抑制了蝌蚪的发育从而延长变态时间;变态体重不受密度影响。本研究推测高密度环境降低生长速率是导致变态时间延长的主要因为,变态体重不受密度影响可能是实验动物在水体稳定且食物充足的生境中对高密度导致的变态延迟代价的一种补偿;泽陆蛙蝌蚪生长发育的适宜密度环境可能需低于30只/L。   以泽陆蛙蝌蚪为模型动物,用3×3因子设计实验检验驯化温度和发育历期对其选择体温(Tsel,selected body temperature)、临界低温(CTMin,critical thermalminimum)和临界高温(CTMax,critical thermal maximum)的影响。实验设置3个驯化温度水平(20、25和30℃),3个发育历期(Stage25-26,Stage37-38,Stage42-43)。研究发现,泽陆蛙蝌蚪的Tsel不受驯化温度的影响,但Stage37-38时的Tsel显著大于Stage25-26时的Tsel;CTMin和CTMax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存活温度范围(VTR,viable temperature range=CTMax-CTMin)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TMin随发育而变化的模式大致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大,CTMax为先保持稳定后减小,VTR则为先增大后减小。上述结果表明,泽陆蛙蝌蚪的体温调定点和热耐受性对环境温度具有不同的响应模式;泽陆蛙蝌蚪能改变热耐受性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发育过程中,选择体温的增大可能是蝌蚪实现生长发育速率增大,从而提前变态的一种有效途径;热耐受性随发育而改变可能与蝌蚪形态与生理的改变有关。
其他文献
会议
该文首先对目前已有的状态方程的混合规则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将其分为:多参数单流体混合规则和EOS-G模型两种类型.多参数单流体的混合规则是以Van der Waals混合规则为基
本文研究了多孔材料—聚氨脂泡沫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合成木素过氧化物酶的产酶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酶系的分离、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酶对染料的脱色降解。 经研究发现:使用聚氨脂泡沫固定黄孢原毛平革菌生产木素过氧化物酶的效果很好。本文研究了五种不同类型的聚氨酯泡沫的固定化效果,经发酵试验证明聚氨脂载体3固定化菌丝的产酶较高,且发酵液澄清,对后处理有利。聚氨脂泡沫价格便宜,是比较好的固定化载体。
该文利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Pluent,对气提式外环流反应器内的气液两相流进行模拟计算,利用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考察了气体分布器不同的开口方向以及不同的表观气速对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课题实验分为两部分:一是配体的合成,以8-羟基喹啉、三氯甲烷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5-甲醛基-8羟基喹啉并且对其进行了IR的分析测定;二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通过分子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