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3月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发起设立以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极大地改善了投资者结构,对证券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基金业的迅速发展,基金数量和品种的不断增多,基金的绩效衡量也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科学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必将对我国基金业的规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提出问题,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与动机、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程序及篇章结构。 第二章阐述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时间序列、规范程度及品种创新和法律法规健全角度出发,介绍了我国基金发展轨迹,并总结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特点。目的在于能够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有一个基本认识。 第三章论述了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就基金绩效衡量的理论和本文研究将使用的基金绩效衡量方法进行文献回顾,从基金的收益风险评价、整体绩效评价和绩效归属分析三个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并就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章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给出了实证研究的对象与资料来源和使用的实证研究方法,报告实证研究结果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然后对本文主要内容作一个简单总结,并提出促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已逐步推进,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如何有效管理利率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管理人员的一大难题。本文围绕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这一主题,首先讨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接着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及分类;然后介绍了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和持续期分析等衡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方法及各自的局限性;随后讨论了运用传统缺口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