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穿膜肽增强牛瑟氏泰勒虫DNA疫苗免疫应答的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是一类具有穿膜功能的小分子短肽,可高效携带核酸、肽、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发挥功能,在介导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胞上有着高效、低毒等诸多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作为运输成像剂的载体,作为抗菌消炎药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传递载体以及作为疫苗的传递载体等。瑟氏泰勒虫(Theileria sergenti)是一种寄生在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主要通过长角血蜱进行传播,能引起牛的慢性贫血,对养牛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外地引进牛、纯种牛和改良杂种牛的危害特别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健康发展。虽然DNA疫苗与传统的疫苗相比具有安全、易制备等优势,但其免疫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CPPs在增强寄生虫DNA疫苗免疫效果方面的研究。因此,继本课题组一直从事牛瑟氏泰勒虫病的研究,本试验以牛瑟氏泰勒虫DNA疫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种CPPs对DNA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旨在为今后DNA疫苗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瑟氏泰勒虫P33基因序列(DQ078264),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所提取的感染了瑟氏泰勒虫的牛的抗凝血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P33基因的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上,构建pVAX1-P33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pVAX1-P33重组质粒与CPPs以一定的电荷比混合,并命名为CPPs-pVAX1-P33,将其转染到vero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其表达。将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个组,分别接种CPPs-pVAX1-P33、pVAX1-P33、pVAX1和PBS,每2周接种一次,总共接种3次。在3免后2周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每组小鼠的CD3+、CD4+和CD8+的含量。同时,在每次免疫前以及第3次免疫后每2周,采取小鼠血液并分离血清,利用ELISA法检测并记录每组小鼠的牛瑟氏泰勒虫特异性抗体、Ig G1、Ig G2a、IFN-γ、IL-2、IL-4以及IL-6的水平,以此来综合评价小鼠的细胞和免疫应答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P33与Genbank上发表的瑟氏泰勒虫P33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49%。转染结果表明,CPPs-pVAX1-P33能在未加脂质体转染试剂的情况下成功转染到vero细胞中并表达。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CPPs-pVAX1-P33组和pVAX1-P33组的CD3+和CD4+的含量极显著高于pVAX1组和PBS组(P<0.01),且CPPs-pVAX1-P33组和pVAX1-P33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CPPs-pVAX1-P33组和pVAX1-P33组的CD8+含量显著高于pVAX1组和PBS组(P<0.05),且CPPs-pVAX1-P33组和pVAX1-P33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此外,CD4+/CD8+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ELISA结果显示,CPPs-pVAX1-P33组和pVAX1-P33组小鼠前6周,小鼠血清中的牛瑟氏泰勒虫特异性抗体、Ig G1、Ig G2a、IFN-γ、IL-2、IL-4以及IL-6的水平呈上升趋势,第6周后开始逐渐下降,在第6周达到最高,CPPs-pVAX1-P33组和pVAX1-P33组与pVAX1组和PB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且CPPs-pVAX1-P33组和pVAX1-P33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综上所述,本试验所制备的CPPs成功将牛瑟氏泰勒虫DNA疫苗转染到vero细胞,且显著增强了牛瑟氏泰勒虫DNA疫苗对小鼠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效果。本研究结果为今后的分子生物学基因转染和DNA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其他文献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生殖和代谢异常。PCOS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vitamin D,VD)缺乏现象。临床研究发现,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的水平与PCOS患者的并发症密切相关,对糖代谢,特别是胰岛素抵抗方面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概述了维生素D缺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很多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被保存下来,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以及人们探索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随着时间推移,馆藏文物若得不到有效保护,极易受损,继而影响其应有价值的发挥。为此,文物保护与修复成为博物馆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新时期,各级博物馆逐步加大了馆藏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力度,本文结合南京博物馆馆藏工作实践,分析了文物保护与修复意义,并提出了几点文物保护与修复对策。
太原市博物馆收藏的陶瓷文物涵盖多个历史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但是部分文物已达不到保管和展陈要求,亟须保护和修复。本文对该部分陶瓷文物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评估,并依此制定了相适应的保护修复方案,阐述了保护修复中涉及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以期优化文物的展陈和保管效果,促进中华文明的弘扬和传承,同时为今后同类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
做为青海三江源区主要森林类型之一,祁连圆柏(Juniperus przewalskii)林提供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尤其在增加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方面。以青海祁连圆柏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室内试验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主要地形因子(海拔、坡向、坡位、坡度)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祁连圆柏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为209.56 t·hm-2。其中,以兴海中铁林场(2
石质文物通常是指在岩石上雕琢而成的工艺品。现阶段,全国各省博物馆有众多石质文物,而大量石质文物由于在户外长期受到风吹日晒等环境影响面临破损的危害。在文化保护意识背景下,为提高新石器时代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工作质量,文章通过分析加强文物保护意识与石质文物保护的关系,从石质文物的清洗、石质文物的防护、石质文物的加固三方面出发,探究新石器时代石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方法,以期为提高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质量提供
脂质体在药物递送方面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因结构稳定性差,药物体内循环时间短等因素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目前增强脂质体循环特性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在脂质体的膜表面加入PEG,近年来发现PEG化脂质体也存在相应的负面影响,如多次低剂量注射可能会引起加速血液清除。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更加合理的脂质体表面涂层材料,来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缓释效果以及生物利用度。本文针对脂质体稳定性差和体内循环时间短的问题,制
为实现智慧工地平台在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青岛地铁集团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要求,开展了智慧工地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建设工作。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数据,对工程现场产生的海量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挖掘利用;通过人脸识别、视频监控、自动化监测等设备,实时采集现场信息;通过物联网前端感知技术和“BIM+GIS”数字孪生技术,实时监管建设过程
目的分析密蒙花多糖的单糖组成,研究其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密蒙花多糖收率为参考指标,对密蒙花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并对密蒙花多糖中的单糖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以20倍溶剂比提取2h,温度设定为80℃时密蒙花多糖具有最好的提取效率。密蒙花多糖收率为3.89%。肌醇、鼠李糖、阿洛糖、核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8种单糖为密蒙花多糖的单糖组分,相应质量分数为6.46%,24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是油气开发领域的高端装备,其核心部分——动态指向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可靠运行是钻井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导向钻井工具装备的微小故障检测,有望为系统的运行维护与健康管理提供重要保障.首先,基于机理建模方法得到了导向钻井工具装备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移动加权平均方法提高了残差对微小故障的敏感性.基于非中心χ~2分布的性质,实现了对微小故障在统计意义下的可检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