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对华政治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天安门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探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对中国政治性突发事件的报道,并阐明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对天安门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的报道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形成这种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背景。  本研究采用诺曼·费尔克拉夫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维立体分析模型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进行分析。费尔克拉夫(1989)确定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三个阶段:文本描述,文本和互动的关系阐释,互动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解释。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分析来解释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来解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对天安门恐怖主义事件的报道的语言特点?再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对天安门恐怖主义事件的报道传达了何种意识形态?最后,这种意识形态形成的背景?  本研究的数据全部来自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共选取七篇报道,每篇报道字数在310字到1000字之间。这七篇报道都发表在2013年10月28号天安门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网上依然可查。基于这些数据,本研究分别从文本层面、话语实践层面和社会实践层面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在文本层面,通过对及物性,语气情态和词汇的分析研究了报道中的语言特点,以及报道传达了何种意识形态。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了不同的意义,语言形式的选择受意识形态支配。在话语实践层面,从新闻报道的来源和新闻报道的转述探讨了新闻的互文性。在社会实践层面,对政治新闻报道所发生的社会制度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分析,揭示了新闻报道不仅反映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而且建构世界。  本研究的结论有三个方面:第一,不同的遣词造句体现了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文化认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利用认知差异隐晦地扭曲天安门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的定性,引导群众误解中国政府的行为。第二,新闻媒体大多数是为国家和政府服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就天安门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的新闻报道也代表着美国政府和国家的价值观和立场,名义上宣扬自由平等,实际上站在自己的角度曲解天安门恐怖主义事件;第三,新闻报道者刻意运用选词策略和句法策略组织语言来暗含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不是赤裸裸的展示出来的,而是深深隐藏在语言背后。人们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批评性阅读意识,从而能够明白新闻报道的语言不是任意的而是精心选择的,所报道的事实只是相对事实。
其他文献
威廉·布莱克(1757--1827)是英国卓越的诗人和画家,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大的神秘家。布莱克自幼耽于空想,常常见神见鬼,游心于不可思议的幻境。无论
作品点评马宝军少年时学书画,习颜真卿、柳公权十余年,写意花鸟画涉及徐渭、八大山人、任伯年、吴昌硕明清诸家,考入美院后经名师指点重点研习人物画及写意花鸟画。他由传统
期刊
在抗战文学中,也许对很多人来说翻译并未占主要地位。当外来文学大规模介入一国文学时,往往译自重要原语的那一部分翻译文学才占据中心位置,而非全部文学占同等地位。有时,翻
Buffalo(UB)大学的研究者开发一项新技术使科学家可以研究“非典型(nonmodel)”生物组织,甚至在无基因组序列的情况下直接测试特定基因的功能.他们通过利用激光“开启”了基
期刊
期刊
2002年,四川南华纺织有限公司改制后,百废待兴,头绪万千。如何把职工有效组织起来呢?经过思考,我认为建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作用是一条重要途径。于是,经过我主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