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T抑制介导的贝利司他药物相互作用风险的定量预测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58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是药物安全中的重要问题,是造成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证实代谢酶抑制是发生临床DDIs的主要机制,因此评估药物代谢酶抑制介导的DDIs已成为药物开发和上市后安全性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药物既作为“施害药”,通过抑制代谢酶活性进而影响其他底物代谢,同时又作为“受害药”,其本身代谢消除过程受抑制剂所影响。传统DDIs研究主要聚焦于以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作为相互作用的靶点,然而,近年来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也在DDIs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UGT是最重要的II相代谢酶,其催化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在药物解毒和维持内源性物质稳态平衡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因此,评估UGT抑制介导的DDIs对以葡萄糖醛酸化作为主要代谢途径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贝利司他(Belinostat)作为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由于治疗指数狭窄、审批上市时间较短、其临床使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贝利司他以UGT催化的葡萄糖醛酸化作为主要代谢途径,研究表明UGT活性降低导致贝利司他产生剂量限制性毒性。然而,当前尚无相关研究评估UGT抑制介导的贝利司他DDIs。因此,本研究从贝利司他作为“施害药”与“受害药”的角度出发,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利用体外-体内外推法(In vitro-in vivo extrapolation,IVIVE)定量预测贝利司他的DDIs,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从贝利司他作为“施害药”的角度出发,定量预测贝利司他抑制UGT引发DDIs的风险。以4-甲基伞形酮(4-MU)和三氟拉嗪(TFP)作为探针底物,考察贝利司他对12种UGTs亚型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贝利司他在临床药理浓度下能有效抑制UGT1A1和UGT1A3活性。IVIVE结果提示,相比于口服给药,静脉滴注推荐剂量的贝利司他能够通过抑制UGT1A1和UGT1A3进而增加其代谢底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该过程可能与临床上贝利司他诱发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酸淤积相关,提示临床上贝利司他与经UGT1A1和UGT1A3代谢药物共服需谨慎。(2)从贝利司他作为“受害药”的角度出发,以当前临床上已有的药物联用方案为依据,分析比较了贝利司他与4种药物联用的DDIs风险。结果显示,相比于阿扎那韦,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和索拉非尼能够显著抑制贝利司他葡萄糖醛酸化。IVIVE结果表明厄洛替尼(150 mg/天)通过抑制UGT1A1增加贝利司他体内的AUC(>34%),贝利司他体内暴露量的增加可能是临床上诱发贝利司他-厄洛替尼相互作用的原因;索拉非尼(800 mg/天)与贝利司他合用时能够造成贝利司他AUC增加7倍以上,提示贝利司他与索拉非尼联用时可能导致有临床意义的DDIs,临床上应密切关注与贝利司他相关的不良反应;相比之下,吉非替尼与贝利司他联用发生DDIs的风险偏低,由于阿扎那韦对贝利司他葡萄糖醛酸化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发生UGT抑制介导的DDIs的风险可忽略不计,在临床治疗剂量下无需因代谢酶抑制而进行剂量调整。(3)以TKIs作为“施害药”、贝利司他作为“受害药”进一步探究可能与贝利司他在临床上联用的8种TKIs诱发DDIs的潜力。结果表明贝利司他与瑞戈非尼(160 mg/天)合用诱发DDIs的风险最高,提示临床联用时需要开展DDIs研究进行安全评价;与依鲁替尼联用发生DDIs的风险较低,但需要警惕因二者对UGT1A1和UGT1A3的双重抑制导致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失衡;相比之下,贝利司他与色瑞替尼或帕唑帕尼联用发生UGT1A1抑制介导的DDIs风险可忽略不计,提示临床联用时无需剂量调整;由于阿卡替尼、克唑替尼、艾乐替尼和伯瑞替尼对UGT1A1的抑制能力较弱,因此与贝利司他联合用药时不具备诱发UGT抑制介导的DDIs的能力。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重组人源UGT与IVIVE构建了贝利司他的DDIs风险的评价体系,定量预测了UGT抑制介导的贝利司他DDIs风险,当前研究结果为贝利司他的临床安全使用及制定合理的药物联用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心室重构包括心室扩张、瘢痕形成和左心室整体形状的几何变化,部分由神经激素通路驱动。逆转或抑制心室重构,尤其是左心室重构对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心脏重构机制及相应防治策略角度进行探讨,以供各位同道参考。
期刊
报纸
随着雷达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制备“薄、宽、轻、强”的雷达吸波材料是保护我方军事力量的重要手段。碳材料是典型的电阻损耗型吸波剂,具有来源广、易制备、成本低、易导电、损耗强、密度小的优势。虽然近年来纳米尺寸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碳基吸波剂,但是其较差的表面阻抗匹配性能,限制了吸波性能。特别是在低质量填充比例和较低厚度(<2.0 mm)时,碳材料的有效吸波频宽(EAB)较小,无法满足使
学位
<正>近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42482-2023生鲜银耳包装、贮存与冷链运输技术规范》获批发布,这是我国生鲜食用菌冷链物流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填补了该领域国家标准空白。据悉,该标准适用于代料栽培生鲜银耳的包装、贮存与冷链运输,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期刊
<正>尽管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血运重建解决了缺血相关的冠状动脉狭窄,有助于缓解急性期心肌细胞缺血缺氧,降低患者死亡率。然而,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虽然恢复罪犯血管血流,但并不能完全预防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发生发展[1]。越来越多的
期刊
作为功能染料激发态的主要应用之一,光动力治疗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手段,但还存在乏氧肿瘤治疗效果差、体系含有重元素掺杂、治疗深度有限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光诱导电子转移是一种经典的分子激发态调控机制,能够通过猝灭辐射跃迁提升光敏分子的治疗效率。在众多有机分子染料中,菁类染料由于具有可调的激发波长,大的摩尔消光系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突出优点,是一类理想的光敏染料母体。因此,本论文以光诱导电
学位
环氧烷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价格低廉且种类丰富,在现代化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环氧烷烃与环状酸酐或CO2共聚合成聚酯、聚碳酸酯等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是重要的绿色聚合过程,一直备受关注。但该领域还存在着催化剂活性不高、材料性能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上述聚合反应的实际应用。与单核、双核催化剂相比,三核催化剂具有更多的金属活性中心,在催化活性和序列控制方面更有优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从三核催化剂
学位
面对日趋严峻的能源形势与环境危机,世界各国聚焦新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发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设备,发展迅速。作为电池的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的研究备受瞩目。全氟磺酸膜以其优异的质子传导能力和耐氧化稳定性备受PEMFCs的青睐;但较高的成本限制全氟磺酸膜PEMFCs的广泛应用,所以,价格低廉的磺化聚芳醚(SPAEs)质子交换膜发展迅速。由于膜材料分子的特点,SPAEs质子交
学位
报纸
日益复杂的机械设备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及电力供应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确及时的故障诊断有助于遏制故障萌芽、延长设备稳定运行时间,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往往受制于信号非平稳特性及故障机理研究,且在特征提取方面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诊断需求。近些年,深度学习由于其优越的非线性表征能力及出色的模式分类性能而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