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36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的一部分,本研究以黄土高原1980、1986、1993和1997年四期土地利用图为数据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关系数据库编程的基础之上,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现状、动态演变和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的内容与结果主要有: 1、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以1997年土地利用为基础,计算了四个景观格局指数,分维数、形状指数、分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分维数与形状指数最大的是草地,分别为1.099、5.005,最小的是工矿城镇分别为1.023、2.624。土地利用景观优势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旱地、林地、未利用地、工矿城镇、水域及水田。草地、旱地优势度最大分别为0.365和0.309。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47。 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宏观特征分析。基于1980、1986、1993和1997年四期土地利用,对各利用类型的土地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形式主要以耕地和草地为主,林地所占的比重很小,1997年耕地、草地和林地分别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32.28﹪、47.58﹪和11.68﹪。土地利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结构特征。 3、构造了土地利用分类指数变化模型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以县为评价单元,对黄土高原(1986-1997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就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来说,土地利用分类指数变化、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土地利用动态及其预测:叠加1986、1997年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计算了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应用马尔可夫链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退耕还林还草的情况下,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结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林地和耕地将由1997年的72927.86km2,201549.04km2变为2051年的85672.72 km2,188845.30 km2,增减幅度为17.48﹪,6.30﹪。在考虑了退耕还林还草因素后,黄土高原未来的土地利用结构将会有很大的调整,黄土高原林地和耕地将由1997年的72927.86km2,201549.04km2变为2051年的160633.20 km2,137427.50 km2,增减幅度为120.26﹪,31.81﹪。 5、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初步分析。以榆林、延安两市为例,分析了耕地面积与社会人文驱动因子的关系。分析表明,总人口、粮食总产量、国内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入为榆林、延安两市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其他文献
应用对流免疫电泳(CIEP)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在打皮期从我国主要水貂养殖区——山东、辽宁和黑龙江3地,随机采集的38、42和30份水貂样本的ADV感染情况,进行了对比检
分析了我国台湾在中小企业社会服务支持体系方面的成功作法,为湖北省的中小企业家及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一些启示,以期加快湖北省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软件版权危机,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势必给教育信息化和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损失.从3个方面指出了解决教育软件版权危机的出路.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大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叶青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作为一个经济学教授,两会的热点人物,叶青频频见诸报端.说起这次两会
期刊
本文以北京当地典型的深层壤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壤土、绿化废弃物堆肥、粘结剂、保水剂4种材料,结合前期模拟试验的初步结论、中试试验结论和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4水平进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智,把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和热点诉求带进两会,这是我参加本届会议的真实感受.”两会期间,福建省科技厅副
2009年12月28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正式开播了。仅过了3天,2009年12月31日,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举行开 On December 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