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HIV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并诊断明确的53例HIV阴性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史、临床表现、早期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结果、诊治经过等。根据有无诱发因素将患者分为易感组和非易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后均给予抗隐球菌治疗,停药后随访3个月,使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治疗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结果:53例患者中,男性36例(67.9%),女性17例(32.1%),年龄范围12-81岁。除了8例(15.1%)无明确既往史以外,其余患者均合并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主要包括风湿免疫相关疾病、糖尿病、乙肝病毒携带等,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有8例(15.1%)。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84.9%)、呕吐(41.5%)、发热(32.1%)、意识障碍(22.6%)、脑膜刺激征阳性(64.2%)。首次腰穿的颅内压高于180mmH2O的患者占77.4%;脑脊液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最多的为611×106/L,最少的为24×106/L;蛋白含量升高的占98.1%;脑脊液糖与血糖的比值降低的占77.4%;首次腰穿墨汁染色阳性概率是50.9%,隐球菌抗原阳性的概率是88%。73.6%的患者入院一周内的头颅影像学检查有阳性表现,11例(20.8%)表现为脑积水或脑室扩大,12例(22.6%)出现脑实质受累,15例(28.3%)出现脑膜强化。非易感组患者(22例,41.5%)较易感组患者(31例,58.5%)的发病时间(p=0.001)和发病到确诊的时间(p=0.002)均明显延长,且早期影像学表现更容易出现脑膜强化(p=0.020)。预后良好组(GOS评分=4-5,n=36)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1-3,n=17)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前是否发热、有无脑积水或脑室扩大、首次腰穿脑脊液单核细胞百分比、脑脊液糖、乳酸、乳酸脱氢酶、氯化物、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入院到确诊的时间、有无培养证实的院感、发病到确诊的时间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前是否发热(OR=48.6,95%CI:2.8,838.6)、首次腰穿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水平(OR=1.094,95%CI:1.0,1.2)是HIV阴性隐脑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HIV阴性隐脑多见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男性,以头痛、呕吐、发热、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疾病初期症状常不典型,非易感组患者较易感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发病到确诊的时间均明显延长,且早期影像学表现更容易出现脑膜强化。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查可以显著提高隐脑的诊断效率。入院前是否发热、首次腰穿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水平是HIV阴性隐脑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