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法典中女性婚姻地位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河流域在人类早期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人类早期文明的开拓者。从考古发掘出的大量泥版文献和文物可以看出古代两河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都高度发达,为我们了解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资料。古代两河流域是典型的父权制家长社会,在这种社会结构之下,男性公民是整个家庭的代表,拥有家庭的绝对权威。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女性被当作是男性的附属品,其社会活动空间非常狭小,在整个社会中的定位是符合父权制社会利益的永恒不变的公共角色,即母亲和妻子。在男性掌握社会发展的主导权之后,女性被约束在以法律为代表的既定框架之中。本文将从古代两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三部法律入手,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已婚女性的社会生存面貌。从古代两河流域法典与女性有关的条文来看,大多数是围绕女性的婚姻生活展开的,这也说明了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定位。在整个两河流域发展的历史当中,女性无疑是处在依附状态,社会地位低下的。适婚女性没有对自己婚姻的选择权,家长垄断了女儿作为婚姻当事人的发言权。已婚女性在家庭当中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而一旦女性在这两个角色上出现偏差,整个社会就会通过各种方式,纠正她们的“过错”。而法律更是通过各种规定将对女性的束缚渗透在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法律条文的分析可知,即使是因为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女性在婚姻当中没有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那么她的家庭地位也是非常被动和尴尬的。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入手,以女性的婚姻生活为主线,通过婚姻关系缔结前的准备和婚后的家庭生活以及某种原因下婚姻关系的破裂三个阶段展现古代两河流域婚姻生活的全貌,从而分析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和形象。因为时代的不同以及地区的差异,各个时期的法律对于婚姻当中的女性的规定各有差异,但总体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社会对女性的限制愈来愈严格,更多的从社会习惯上升到法律规定,具有了严密化与体系化的特征。尤其是在中亚述时期,对女性的限制达到了高峰,整个女性的生存空间是沉闷而令人窒息的。
其他文献
在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多元化的舞蹈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促使着我国“红色”题材舞蹈的编创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由于当代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当代社会话题的多变性,大众审美要求的不定向,在给予编导更多创作灵感和动力的同时,也为我国“红色”题材舞蹈的创作之路提出了诸多的新概念和新挑战。“红色”题材舞蹈作为舞蹈艺术题材的其中一类,无论是历史背景还是编创的发展趋势都是作为舞蹈艺术中重点分析和探讨的对象。
英语阅读,是英语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仍然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被动。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获取知识主要是靠教师上课时讲解,英语阅读成绩不高。支架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发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它通过设置支架和情境帮助学生规划,实施和完成学习。同时,思维导图
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是政府主导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又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政策,对兜牢贫困人口基本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在拉好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最后一道安全网的工作中,低保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质量,维护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维持社会公平正义。低保制度建立的十多年以来,在各个省市县(区)开展了各种试点项目,不断地探索着适合我国国情的救助制度,而榆阳区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在实
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在内容上提出"发展推理能力应该贯穿于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构建逻辑推理核心素养下的归纳推理评价指标体系显得重要而迫切。普高生的归纳推理能力现状怎么样?在哪些方面欠缺呢?如何提升归纳推理能力呢?本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研究分析高二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现状及特点。通过查阅大量关于归纳推理的现有文献成果,首先定义归纳推理和数学归纳推理的概念及内涵。然后通过内在
森林蓄积量是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衡量国家和地区森林木材总量的直接体现,与森林生物量、碳储量有直接关系,直接影响国家或地区的木材战略安全、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以及动物的栖息,及时准确的估测森林蓄积量是林业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研究对森林蓄积量估测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分别从森林蓄积量地面调查样地的设备、定位方法以及遥感数据等多个层面对森林蓄积量估测进行了研究,由点到面形成了一套更科学的
作为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两个环节,阅读和写作在英语学习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然而,目前我国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仍广泛存在阅读与写作教学脱节、重阅读而轻写作的现象。这种读写分离的教学模式既剥夺了学生将阅读能力自然转换为写作能力的机会,也使得写作成为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此外,学生的写作焦虑也是阻碍学生写作提升的一项重要的心理因素。为了改变现状,2012年王初明教授在深入研究输入输出理论和互动协同效应后,
2017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指导性意见与要求。其中“语文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群”是本次课标中的两个关键词,前者是目的,后者为途径,共同构成了新课标的整体结构与框架。修改后的高中语文课程由18个学习任务群组成,本研究以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的第7个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作为研究对象,从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与实用文教学路径两个方向提出本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思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典型的林栖小型反刍动物,属于营养类型上的精饲者。林麝养殖承担着恢复野生林麝种群与获得中医药原料麝香的双重任务,林麝饲养种群因长期受到疾病高发的困扰而严重制约了增长。其中,林麝消化道疾病是高发疾病之一。及早发现病症并及早救治成为当前林麝饲养繁育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鉴于林麝的高应激生物特性及难以采集组织样品,对林麝消化道疾病缺乏深入研究。而且,现阶段
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部分,既是学习者需要发展和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参与国际交流和工作的基本要求,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课堂存在死记硬背和单向传递现象,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在习得阅读内容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希望英语能力得到更大发展。因此,浸入式英语教学法被引入英语阅读教学。在本研究中,浸入式英语教学法是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方法。英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
一直以来,农村语文教师都特别重视写作的教学,然而效果却不如人意。大多数初中生不喜欢写作,甚至厌恶写作,学生只是应付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对这种无效写作茫然无措。因此,本文提出了有关农村初中生生活化写作教学的论题,将农村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核心来设计写作教学,使农村学生对生活的记忆被唤醒,使他们的写作能够密切联系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对于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