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等技术的快速进步,高速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旅游者流动更为频繁,旅游要素的空间作用更加强烈,旅游空间网络结构被不断重构。旅游空间网络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高度关注的旅游发展焦点问题,亟需理论支持,以满足新时代旅游业的科学发展的实践需要。文章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空间网络为研究对象,依据已有文献严密思辨,界定旅游空间网络的内涵和外延;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以点、线、面三个层次为逻辑出发点,构造旅游空间网络特征的指标体系,用数量、邻接度和强度3个指标来衡量空间的优势水平,用数量、方向和权值3个指标来衡量空间的联系水平,用异质性、互惠性、模块性、稳定性、紧密性、集聚性、通达性和层级性8个指标来衡量网络的发育水平,综合14个指标全面刻画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旅游引力模型是旅游空间网络性状描绘的关键技术,贴近客观实际改进其相关参数,是准确描绘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特征的技术基础,采用模型构建方法,估计模型中的常系数=0.2706,旅游客源地“出游力”参数=1.3777,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参数=0.5500,“交通阻抗”参数=1.1044。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表现出4个明显特征。第一,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发育水平东部高西部低。主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以及由它们所产生的旅游者流所构筑的空间网络,表现出沿河北(北)—上海(东)—广东(南)—四川(西)这样一个“水滴形”的高水平发育的区域,显著度十分明显。第二,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表现着“紧密型团块联系结构”和“飞地型跨越联系结构”两种空间类型。在空间网络发育密集区域中,发现上海、江苏、浙江等近距离的“紧密型团块联系结构”类型,还有江苏、广东等远距离的“飞地型跨越联系结构”类型。第三,中国大陆省际旅游流表现出不对称属性。边缘区特别是西藏、甘肃、青海等的规模流量均流向了“水滴形”区域内的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市自治区,但后者的规模流量却未流向前者,省际旅游流的互惠程度较低。第四,中国省际旅游空间网络具有层级性。网络节点表现着4个层级,第一级网络节点是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4个中心节点,第二级网络节点是北京、河南、安徽、山东,第三级网络节点是天津、河北、辽宁、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内蒙古;其它省市自治区为第四级。总体上,中国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的熵值较大,内部的无序能量较多,如果不使用强烈的外部力量,中国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特征尤其是不平衡发育状态将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2)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表现了4条演化规律。第一,在发展历程中优势区域具有稳定性。我国主要客源地、主要目的地以及优势流的区域范围相对稳定,除了2011年北至辽宁外,我国主要旅游目的地和主要客源地的地理范围相对吻合,基本固定在北至河北、东到上海、南至广东、西到四川的地理区域范围内。主要客源地的位序比目的地更为稳定,广东、上海、浙江、江苏4个空间节点的流出量一直雄踞前四,是典型的旅游客源地。优势流发生区域固定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山东、河南、安徽等省际之间,其中尤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之间的流最强烈也最为稳定,且均是流向江苏。第二,邻近区域旅游流发展表现出明显优势色彩。省际旅游空间网络尚未完全突破地理分区的影响,仍以7大地理分区的内部流动为主。第三,高流量值的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的演化路径是以华东(上海、江苏)为基点,向华东(上海、江苏和浙江)和华南(广东)延伸,之后向华中、华北、西南、东北推进,最后将西北囊括进来。第四,省际旅游空间网络成长速度不平衡。网络在以河北(北)—上海(东)—广东(南)—四川(西)的区域范围内成长速度快,而在其它区域尤其是西北区,成长得非常缓慢。四川、陕西、广东、辽宁是该网络向西、向南、向北成长的重要桥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