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择校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op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择校现象是我国教育界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对于择校之风的风起云涌,社会各界反应不一、众说纷纭。由择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生源大战、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等不良行为、学校教育强烈的逐利倾向以及择校高收费现象,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违背了基础教育最基本的价值观,降低了教育质量,引发了社会成员的不满情绪,恶化了教育发展环境。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认真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寻求有效解决途径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择校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教育理论界又应如何因势利导从政策与实践层面去剖解这个问题,以正视听,来正确认识、评价、引领择校。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择校家长大军中的一员,我深深为孩子们能否健康快乐成长忧虑。为孩子们寻求一条健康发展,终身幸福之路尽一点微薄之力。这是我研究这一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本文以包头市为例,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自发的择校现象是我国教育体制、经济发展以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择校现象所引发的升学竞争是应试教育长期顽固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给学生、家长、老师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于中小学择校现象及乱收费,包头市采取了一些措施,对线下择校生根据班额有一些人数的限定。对教师人满为患和教师严重不足的学校进行了均衡。但数量上平均了一些质量上却不均衡。学校间差距缩短进程缓慢,治本工作尚不到位,择校矛盾仍然没有解决,中小学各种择校现象仍然存在。择校不仅是个教育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我国的自发择校现象不是行政命令能够禁止的了得,简单的行政禁止也不是解决我国择校问题的最佳对策。如果政府不在合理布局学校、均衡学校硬件、和统一调配师资力量上下功夫,投入再多的钱都不会解决择校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实现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就近入学要求,让学生家长心甘情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就近学校,单纯依靠教育行政部门是办不了的,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部署,精心实施。第一,一个城市或城区义务教育范围内的所有国办中小学应当统一划归到同一级政府管辖,实现教师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定期轮换。按学校规模比例平均教师数量、均衡教师质量。第二,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建立更加严格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通过鼓励社会捐助等方式不断拓展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切实改变教育经费不足的现实问题。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鼓励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公民对教育事业的多元化需求,减轻政府办学的压力。第三,不断优化师资的质量。应严把教师入口,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公办教师的考录应由政府统一组织,严格考录程序,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改变目前很多学校进人的随意性。实施校长竞争选拔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切实提高校长队伍素质。第四,澄清认识。要解决择校问题,必须增强教育平等观念,批驳“办教育无钱论”、“师资轮换不合国情论”、“择校使国有资产增值论”、“教育均衡化是平均主义论”等模糊认识。
其他文献
“学科”与“专业”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准确把握"学科"与"专业"的定义,有利于高校在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上明
陶艺,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的生产需求、文化形式、宗教信仰等众多因素直接影响的艺术。中国的陶瓷艺术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居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
美,是艺术作品给人的直观感受,意境是独特的美学特征,它是作品本身传递给受众的视觉感受和情感表达。紫砂壶艺的美学意境,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表现形式的融合之美,比如材质、结
氟碳树脂以其特有的分子结构特性、与其他树脂配合的多样性以及在超耐候、耐污染、自清洁、耐腐蚀等应用领域展示出的显著功能性,受到了科研人员的积极关注。在日益强化的“节
为解决三交河煤矿由于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引起的采掘比失调的问题,需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可将掘进工作面空顶距离调整为2~5m,并将顶板锚
本文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对Nielsen数NI^(n)(F;X,A)的估计与计算。
教学数字化、信息化是现代职业教育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中职教师来说,要推动信息化职业教育,首当其冲是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并实现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基于此,
本文首先介绍了消像旋的概念及其应用背景,并针对消像旋的三种实现方法——光学消像旋、物理消像旋和电子消像旋,从实现原理及各自优缺点等方面分别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其中重
经过程分析,认为一段反应器的选型与放大是本过程开发的中心环节。通过三种规格及两种气氛下的一段工业单管模试,表明高速固定床反应器能解决强放热反应的移热问题。经100t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自1918年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共产主义者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当时面临的困境,就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