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总结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医院149例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经验,并尝试确定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研究方法记录149例接受ECMO治疗患者基本资料,ECMO系统建立时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院内死亡率。按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在ECMO前U一般情况、ECMO治疗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肌酶谱、呼吸机设置、血气代谢、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上的差异,同时以逻辑回归计算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因为成人和小儿某些生理指标本身存在差异,故将患者分为成人及小儿组,比较这方面指标在成人及小儿中的异同。并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研究结果98名为男性,51名女性,其中成人91名。71例手术室内建立ECMO,45例外科ICU建立ECMO,16例内科病房或急诊室建立ECMO。40例ECMO前发生心脏骤停并行常规心肺复苏。12例患者同时接受IABP治疗。平均ECMO时间为128.9±83.6小时(12-504小时)。104例脱机,83例存活出院,总存活率57%。21例撤机后院内死亡,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41例因多种原因不能脱机或放弃治疗。与死亡组比较,存活患者体重高于死亡患者(P=0.003);存活患者ECMO前行心肺复苏比例较低(P=0.002);在手术室建立ECMO的患者存活率较高(P=0.030)。与采用中心插管比较,采用外周插管建立ECMO的患者存活率较高(P=0.015)。ECMO支持期间,ECMO建立4小时,存活组辅助流量较死亡组高(P=0.029)。死亡患者ECMO建立前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较存活组低(P<0.05),且在ECMO建立24小时和撤机前的正性肌力药物剂量较存活组高(P<0.05)。存活组在ECMO建立时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较死亡组高(P=0.010),血乳酸水平在ECMO建立时、ECMO建立24小时和撤机前均低于死亡组(P<0.05)。另外存活组的ALP在ECMO建立第5天较低(P=0.020), DBil在ECMO建立第3天较低(p=0.044), Crea水平在ECMO建立的第3天和第5天较低(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婴幼儿、中心插管、ECMO前及期间前高乳酸血症、ECMO前CPR、ECMO期间感染、溶血、下肢缺血、更换氧合器、急性肾衰、DIC及消化道出血与院内死亡相关,经逻辑回归计算,ECMO前CPR、急性肾衰、感染及ECMO期间发生并发症为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83例出院患者电话随访至2011年1月1日,其中12例由于无法联系而失访,随访率为85.5%;其余71例患者中11例死亡余60例患者存活,占全部出院患者的84.3%。研究结论ECMO是一种有效的循环呼吸衰竭辅助支持疗法,使用时机非常重要,尽早及时建立,为临床治疗创造机会,可减少并发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ECMO前CPR、ECMO支持治疗期间肾功能损害、感染、严重并发症是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远期随访结果表明患者有较高的远期生存率。研究目的总结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经验,评价Medtronic系统和Quadrox PLS系统在临床的应用疗效和生物相容性。研究方法分析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121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ECMO支持系统不同,将121例患者分为两组,M组: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26.60±25.90岁,使用Medtronic Carmeda heparin-bonded系统行ECMO支持治疗;Q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32.40±23.90岁,使用Quadrox PLS系统行ECMO支持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期间氧合器跨膜压差、凝血抗凝水平、血液破坏程度、血浆渗漏、器官功能、并发症及院内病死率,同时扫描电镜观察两组系统使用后人工表面的形态学表现,评价两种支持系统的临床疗效和生物相容性。研究结果ECMO期间Q组各时点氧合器跨膜压差较M组低(ECMO建立时15.00±6.00mmHg vs.28.00±5.00 mmHg, P<0.001; ECMO建立24h 16.00±5.00 mmHg vs. 30.00±7.00 mmHg, P=0.000); Q组系统血栓(7.14% vs.23.08%,P=0.027)、血浆渗漏(0%vs.50.77%,P=0.000)、溶血发生率(14.29%vs.29.23%,P=0.040)较M组降低;而两组撤机率、并发症发生率和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两种ECMO系统临床上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心肺支持,Quadrox PLS系统膜肺跨膜压差较低,且避免了血浆渗漏,对凝血系统干扰小,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度。研究目的作为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休外膜肺(ECMO)是对有效地提高了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但是疗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观察体外膜肺治疗对人血液系统的影响,揭示ECMO期间血常规,炎性介质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方法连续27例成人ECMO患者,分别于ECMO建立时,建立24小时及撤机前抽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另外分别在ECMO建立前,ECMO建立1小时,6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撤机前分别采中心静脉血标本,分离血浆冻存测定各时点炎性介质、全血激活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同时按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二者各时点上述指标的差异。研究结果ECMO建立后,血红蛋白各时点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在ECMO期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总体逐渐升高趋势,存活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ECMO建立时较死亡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淋巴细胞在ECMO辅助24小时较建立时降低,撤机前上升达峰值,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血小板数量在ECMO期间进行性下降,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T、APTT与ECMO前相比均明显延长(P<0.05),纤维蛋白原在ECMO建立后一过性降低,6小时后逐渐升高,撤机前达峰值。存活组TNF-α、IL-2和IL-6水平在ECMO治疗24小时后逐渐下降,撤机前较死亡组低(P<0.05)。研究结论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ECMO前已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和炎性反应。ECMO激活白细胞及血小板,激活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同时导致全身炎性反应。存活组炎性反应强度随病情改善逐渐下降。研究目的本研究观察体外膜肺治疗对人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揭示ECMO期间甲状腺激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皮质醇及BNP的变化规律。研究方法连续27例成人ECMO患者,分别在ECMO建立前,ECMO建立1小时,6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撤机前分别采中心静脉血标本,分离血浆冻存测定各时点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血管紧张素(AGⅡ)、醛固酮(ALD)、脑钠肽(BNP)和S100蛋白等指标。同时按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二者各时点上述指标的差异。研究结果ECMO前及ECMO期间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值。ECMO早期FT3呈下降趋势,在ECMO建立24小时显著低于ECMO建立时的水平(P<0.05),此后后逐渐上升,至停机前接近ECMO建立前水平。ECMO期间FT4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ECMO建立后TSH进行性下降,组内比较,各时点较ECMO建立前显著降低(P<0.05),存活组在ECMO建立48小时后上升,至撤机前,TSH水平较死亡组显著高(P<0.05)。ECMO前及ECMO期间AGⅡ和ALD高于正常值。存活组AGⅡ在ECMO建立早期轻度上升,24小时后逐渐下降,至72小时和撤机前较死亡组差异显著(P<0.05)。存活组ALD在ECMO建立6小时后逐渐下降,至72小时和撤机前较死亡组差异显著(P<0.05)。皮质醇在ECMO建立前就高于正常值,ECMO早期,继续上升,至24小时后,逐渐下降。ECMO早期BNP水平轻度上升,至48小时后开始下降,存活组撤机前BNP低于死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CMO期间S100蛋白高于正常值,且呈进行性上升趋势。研究结论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ECMO前已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和炎性反应。ECMO激活白细胞及血小板,激活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同时导致全身炎性反应。存活组炎性反应强度随病情改善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