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患者IBCs的检测及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由尿路病原菌入侵尿道引起的尿路感染(UTI)影响了全球过亿人口[1],我国尿路感染患者占院内感染患者总数的20.8%~31.7%,其发病率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位居感染类疾病的第二位[2]。与此同时,大量调查显示由于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UPEC)在宿主膀胱上皮细胞的持留,并形成耐药及免疫逃逸机制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为广大女性健康及医疗花费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目前,诊断尿路感染的主要手段仍依赖于尿培养的结果,此方法存在耗时长、阳性率低等问题,因此,筛选快速、灵敏、准确的诊断标识成为尿路感染临床诊疗的趋势所在。研究目的建立尿液上皮细胞内菌落群(IBCs)和丝状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并与现有检测方法尿常规、尿培养进行对比,评价该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探讨IBCs、丝状细菌作为UTI临床诊断或预后标识的可行性,最终建立UPEC快速诊断、预后判定的临床诊断标识。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与尿液IBCs形成、UTI复发的相关性,为中医药延缓尿路感染复发提供中医治疗原则。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初发和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各32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健康志愿者16例做对照,采集新鲜清洁中段尿液标本,分别于0天(急性感染期)和21天(治疗结束后1周)光镜下鉴定尿液IBCs、丝状细菌,并与传统检测手段尿常规、尿培养进行比较,判定IBCs、丝状细菌鉴定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评价其作为判定UTI诊断或预后标识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证候特征分析,并追访两组患者6个月复发情况,分析中医证型及临床症状与IBCs形成、UTI复发的相关性。本研究运用统计软件SPSS 10.0进行数据处理及相关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RUTI患者多集中于55-70岁绝经后女性,UTI组、健康志愿组受试者年龄散在分布于各个年龄段,三组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和RUTI组患者病程、6个月复发情况组间比较,经检验RUTI组患者病程明显久于UTI组,复发率、复发次数明显高于UT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IBCs、丝状细菌的鉴定对UTI组、RUTI组、健康志愿对照组治疗前后新鲜中段尿液标本经离心、Giemsa染色处理后,光镜下在大部分RUTI患者、极个例UTI患者尿液标本中发现了 IBCs,其形态为不规则团块状深蓝色物体的聚集,边有毛刺和突出。高倍镜下,部分IBCs周围可见丝状细菌的聚集。健康志愿者尿液中光镜下未见团块状深蓝色染色物体的聚集。3 IBCs特异性评价治疗前后RUTI组丝状细菌、IBCs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UTI组,且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以IBCs、丝状细菌为自变量,复发为因变量,结果提示IBCs是UTI复发的危险因素(P=0.023,OR=16.50),而丝状细菌与复发不存在相关性(P>0.05)。同时,治疗后丝状细菌阳性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转阴的情况,而IBCs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无变化,这与临床中RUTI患者病情迁延未愈、反复发作的情况是吻合的,提示IBCs是RUTI患者特异性诊断标识,可作为UTI预后情况判定标识。4 IBCs灵敏性评价本项研究结果提示急性感染期IBCs 阳性25例(39.1%),尿常规、尿培养均达100%阳性率,IBCsp阳性率明显低于尿常规、尿培养,且P<0.0001,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但21天后尿常规、尿培养均存在大幅度转阴的情况,但IBCs阳性患者其结果均未能转阴,其阳性率在治疗前后无变化。IBCs阳性率(39.1%)明显高于尿常规阳性率(12.5%),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1);IBCs阳性率(39.1%)明显高于尿培养阳性率(4.7%),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1)。治疗后尿路感染患者IBCs持续高阳性率提示尿路感染患者膀胱尿路上皮存在细菌定植的情况,因此其作为尿路感染患者预后情况判定标识灵敏性优于尿常规及尿培养,提示UTI反复发作的可能。5丝状细菌特异性探讨急性感染期丝状细菌阳性23例(35.9%),虽未达尿培养、尿常规100%阳性率,但丝状细菌阳性患者其尿常规、尿培养结果同样阳性。23例丝状细菌及尿常规均阳性的患者21天后16例尿常规转阴,其中15例丝状细菌和尿常规均转阴,1例尿常规转阴、丝状细菌未转阴,可见丝状细菌转阴的患者其尿常规结果亦转阴。23例丝状细菌和尿培养均阳性患者21天后20例尿培养转阴,其中15例丝状细菌和尿培养结果均转阴,5例尿培养转阴、丝状细菌未转阴,可见丝状细菌转阴的患者其尿培养结果亦转阴。因此,提示丝状细菌可作为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期的判定标识,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同尿常规和尿培养相比其敏感性远远不足。6中医证候特征及相关性研究尿路感染患者证型分布中湿热证频数最高共35例(54.69%);中医症状方面,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尿色黄赤或浑浊(82.81%)、尿道灼热刺痛(71.88%)、尿频急短数(68.75%);舌色方面红舌出现频率最高,达65.63%;舌质方面舌淡胖、边有齿痕出现率相对较高,均超过25%;舌苔方面薄黄苔出现频率最高,达35.94%;脉象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脉象为数脉、滑脉、滑数脉、细脉均超过40%。中医证型与IBCs相关性分析提示湿热证与IBCs的形成存在相关(P=0.008,OR≈4.55)。因此可推测湿热证UTI患者膀胱尿路上皮形成IBCs的风险是非湿热证UTI患者的4.55倍。中医证型与尿路感染复发相关性分析提示湿热证与UTI复发存在相关(P=0.039,OR≈2.96),提示湿热证患者尿路感染复发风险是非湿热证患者的2.96倍。中医症状与IBCs相关性分析提示尿频急短数(P<0.05,OR≈1.50)、遇劳则发(P<0.05,OR≈2.53)、口苦口黏(P<0.05,OR≈1.49)与膀胱尿路上皮IBCs的形成存在相关。其中尿频急短数、口苦口黏属于湿热证范畴;遇劳则发属于阳虚证范畴。中医症状与UTI复发相关性分析提示尿道灼热刺痛(P<0.05,OR≈2.38)、口苦口黏(P<0.05,OR≈5.72)、遇劳则发(P<0.05,OR≈2.77)与尿路感染的复发存在相关。其中,尿道灼热刺痛和口苦口黏均属于湿热证范畴;遇劳则发属于阳虚证范畴。研究结论本研究提示IBCs是RUTI患者尿液标本特异性的诊断标识物,作为尿路感染患者预后情况判定标识其灵敏性优于传统检测手段尿常规和尿培养。同时,IBCs与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存在相关,是尿路感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丝状细菌可作为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期的判定标识,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不足。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性研究提示湿热证与膀胱尿路上皮IBCs形成以及尿路感染的复发存在相关。临床症状中尿频急短数、口苦口黏、遇劳则发三种临床症状与IBCs的形成存在相关;尿道灼热刺痛、口苦口黏、遇劳则发三种临床症状与尿路感染的复发存在相关。尿频急短数、尿道灼热刺痛、口苦口黏属于湿热证范畴,遇劳则发属于阳虚证范畴。因此,临证中应重视“清热利湿”、“补虚”等治疗原则在防治尿路感染复发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皮缘坏死、钢板外露的后续治疗方法。方法:对采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84例,其中11例出现皮缘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后续治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生态系统自身的协调能力不断下降,人类生存的环境呈现出越来越脆弱的趋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以达到提高疗效,控制血压平稳的目的。方法:对症护理、一般护理、用药护理。结果:158例患者血压均控制在舒张压<90mmHg,平均疗程3个月。结
通过对高能激光器气动窗口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需求的分析 ,指出建立一套气动窗口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气动窗口工作机理和现有激光光束质量评价因子的基础上
“人性化”设计是当今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源”。到底何为“以人为本”,即是将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作为目标进行设计。而“以自然为
<正>一、2007年高考"文综"地理(安徽卷)试题特点1."文综"卷中,地理单科卷的难度有所下降。往年,地理被视为文综学科的"瓶颈",特别是主观题部分,成为文科考生丢分的"重灾区",
网络营销的内容和形式,随着各种媒介手段和平台的发展而不断丰富。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会开创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本文以当下
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传统的电压源与电流源逆变器由于自身的特点,存在着应用范围小、抗干扰能力弱等缺陷。Z源逆变器具有升降压变换、逆变桥臂可以直通等优点,能够用单级功率变
目的:比较异位妊娠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适用情况。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确诊异位妊娠患者120例,其中手术治疗开腹组54例,保守治疗用药(米非司酮)组66例,比较两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