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N与p-AKT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与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它们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其中3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其中PTEN mRNA的表达。结果:1. PTEN蛋白在6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41.2%(28/68),72.1%(49/68),PTEN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2. p-AKT蛋白在6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3.8%(57/68),32.4%(22/68),p-AKT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的p-AKT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3.胃癌组织PTEN mRNA的半定量表达为0.17±0.01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TEN mRNA的半定量表达0.56±0.023(P<0.05)。4.28例PTEN蛋白表达阳性者中P-AKT蛋白表达阳性20例,8例阴性表达。PTEN蛋白呈阴性表达的40例胃癌组织中有37例呈P-AKT阳性表达,3例呈P-AKT阴性表达。其中PTEN与P-AKT蛋白同表达(-)共3例,同表达为(+)者20例。经统计学分析,结合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本实验中PTEN蛋白与P-AKT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s=-0.282,P<0.05)。结论:PTEN是抑癌基因,其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 PTEN蛋白在癌旁组织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AKT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二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AKT蛋白的高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而PTEN则抑制这一作用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患者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为指导医院、社区及居家的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Medline、
1月23日,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会计研究》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会计管理活动论”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博士生导师阎达五教授执教50周年学术教育思想恳谈会暨阎达
太子参又称孩儿参、童参,主产于我国福建、贵州、江苏等地,属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果糖淀粉35.1%,人体所需8种氨基酸含量占35.5%,含有Fe、Cu、Zn、Cr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磷脂、环肽
通过对北京种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多角度分析,阐述了海淀种业整合各方资源.竭力打造北京种业电子交易市场的现实意义.论证了北京种业电子交易市场的建设对服务北京种企、推动北京种
两优3773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152S&#215;R173杂交配制而成,属中籼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09)。2008年上杭县晚季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低管电流扫描技术在儿童胸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0例可疑胸部病变患儿随机分为50 mA低剂量扫描组、
取小学生55名,其中25名为学困生,30名为学优生,使用数码写字板测试二者在横线自然手书状态下的速度、加速度、压力、波动和断续5个指标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学困生横线
目的:了解人类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流产、死(畸)胎、肾炎、冠心病、糖尿病和婴儿黄疸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MV-IgM抗体,对472例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199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搞好金融工作,建立和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因此,金融审计必须适应经济工作新形式的要求,提出新的工作思路,明确审计目
本文概略回顾了对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优选论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具体考察了陈融(1993)和李悦娥(2000)的实证研究所体现出的汉语称赞语回应策略在近十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