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67%。2007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农机社会化服务迅速发展起来。2008至2011年间,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从业人员人数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27%;2012年全国共完成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将近40亿亩,占全国农机化作业总面积的2/3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依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比如,同样是小农经济的日本就拥有完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其90%以上农业作业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栽插和收获的机械化率分别高达98%和99%;而我国水稻的机插率和机收率仅为23.84%和69.32%。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农机的经验,针对我国耕地细碎化的国情,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2012,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规定,我国应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的紧密联结,扩大农机作业服务规模,提高机械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效益,有效解决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亿万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事实上,农机社会化服务是依赖两个不同主体的结合和统一实现的,首先需要农户的有效需求,不同的需求决定着不同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其次要有服务组织的有效供给,供给的程度和质量决定着服务的成效(赵桂龙,2006)。因此,若要更好的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首先需要了解农户对农机的需求,了解影响农户选择农机社会化服务行为的因素,未来的需求趋势,从而决定供给的体系,促使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平衡。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实证调研了江苏省苏中的如东县与苏北的涟水县,对比发现人均农业收入、耕地规模、农户兼业水平等都会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并且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会增加。同时发现,目前江苏省的农机供给无法满足农机需求,供给方与需求方信息不对称严重。为了有效解决现存的问题,本文最后尝试从市场、制度、技术多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推进提出有意义的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