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姿态快速机动稳定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wpl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任务复杂化,对卫星的敏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卫星的大角度机动稳定能力,对于在轨卫星具有重要意义。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SGCMGs)是有效的角动量交换装置,相对于飞轮系统,同等质量下能够提供更大力矩,相对于喷气装置,消耗电能延长了卫星在轨寿命,SGCMGs作为一种重要的姿态调整执行机构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围绕卫星姿态的快速机动稳定控制方法,选取SGCMGs作为姿态调整的执行机构,规划卫星快速机动稳定路径,设计姿态跟踪控制器对机动稳定路径进行跟踪,最后仿真验证整个姿态控制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敏捷卫星发展状况,分析了几款典型在轨型号卫星,总结并介绍了当前主流卫星姿态调整执行机构,以及国内外卫星姿态机动稳定控制算法。然后介绍了在轨卫星常用的参考坐标系和卫星参数描述方法,建立了卫星姿态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程。其次,研究了SGCMGs的奇异性和带零运动鲁棒伪逆操纵律设计问题。首先介绍了SGCMGs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常用构形,深入分析了SGCMGs奇异性问题,并进行奇异可视化处理,确定了SGCMGs奇异性的度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鲁棒伪逆操纵律和带零运动的鲁棒伪逆操纵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再次,研究了卫星姿态大角度机动稳定的路径规划问题,即卫星姿态导引律的设计问题。考虑卫星姿态机动稳定多个约束条件,将该问题化简为最优控制问题,基于多项式逼近和数值积分逼近离散化技术,进而将上述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路径规划问题,给出了基于Hp伪谱法的求解卫星姿态导引律的具体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机动稳定过程中SGCMGs的奇异性,并实现初末状态不为零的机动稳定。最后,研究了卫星做大角度姿态机动稳定的姿态控制方案,为此首先给出了采用SGCMGs为执行机构并带有路径规划的控制流程,建立了基于误差四元数和误差角速度的卫星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然后分别设计了经典的PD控制器和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实现对机动稳定路径进行精确跟踪。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其他文献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管理和控制一体化需求也进一步增加,推动着工业控制网络不断向前发展,从基于模拟信号传
我国能源供应紧张,且能源利用效率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因此,节能降耗成为大势所趋。过程综合与集成一直是工业领域节能的主要手段,而换热网络的优化设计是过程
数字电视(Digital television)已经成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大力推广,数字电视接收技术已经成为数字电视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柱之一,在此背景下,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何将彩信这种移动增值服务应用到小区、家庭、工厂等场所的安防方面已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视频远程监控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管理及其优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运输成本占有率的居高不下呼吁对运输优化方法与理论进行研究。联盟运输调度问题(Allied Vehicle Routing Problem,AVRP)是研
运动规划系统是月球车导航与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月球车的整个运动过程进行规划,确保月球车安全可靠地由起始位姿移动至目标位姿。良好的运动规划系统有助
仿真实验与传统实验相比,具有因子数量众多、因子类型各异、考虑指标多样等特点,如果对因子进行全面分析,实验规模过大。而根据效应的稀疏性原理,往往是少量因子对输出产生相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扩大供电能力、降低线路损耗和减轻劳动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卓有成效的进展,促使配电自动化系统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馈线终端单元监视和控制系统的实现,介绍了基于GPRS网络通信技术
目前,我国水环境现状令人堪忧,尤其是水中矿物油的污染。因此,快速准确的对矿物油进行检测分析,鉴别污染油的种类和含量,对水污染的处理和水质检测意义重大。三维荧光光谱技术与平行因子算法相结合是目前水质检测的方法之一。三维荧光光谱法测量得到的是荧光强度随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变化的三维矩阵。采用平行因子算法沿三个方向将三维数据进行分解,可同时获得激发矩阵、发射矩阵和浓度矩阵,实现对光谱存在重叠相似的水中污染
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火电机组逐渐成为主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设备结构和工艺流程更为复杂,对于热工系统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经典PID控制方法广泛的应用于火电机组生产过程中,并且能够满足大部分的控制要求。但是当控制对象中存在非线性、大时滞、多变量耦合等复杂特性时,简单的PID控制难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针对热工系统对象的复杂特性,设计有效的自动控制方案,保证机组安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