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温度影响的黄连整体质量评价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mz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工温度对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作为常用大宗中药材的黄连,加工和炮制温度是其药材和饮片生产与品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对黄连药材的整体质量评价,包括性状指标、内在成分变化、药效评价三个方面展开,对其“温度-性状-成分-药效”进行多维综合评价,为黄连药材的品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目的 采用分光测色仪、电子舌、HPLC和解吸电喷雾电离-离子化质谱成像技术(DESI-MSI)探讨温度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空间分布状态及其整体质量的动态影响规律,以揭示加工温度对黄连“温度-性状-成分”、“温度-成分-苦味”及“温度-成分-药效”的内在关联性;采用鹌鹑胚绒毛尿囊膜(q-CAM)实验模型和液质联用技术,深度解析加工温度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及其高温衍生产物——小檗红碱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规律,筛选并确定黄连抑制血管生成的药效成分;通过多成分、多维度探讨加工温度对性状指标、成分指标及药效指标的影响规律,为黄连的标准化提升与产业化发展提供研究基础与数据支撑。研究内容与结果1.温度对黄连药材性状、色度及成分影响研究从湖北恩施利川箭竹黄连种植区采挖五年生黄连样本,置真空干燥箱中于40、60、80、120、140、150、160、200℃温度下干燥,参照产地加工判断标准,以徒手易折断为准,判定药材干燥终点。取上述不同温度黄连样本,徒手切片,置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药材断面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黄连断面皮部、髓部颜色逐渐加深,相比之下木部颜色变化幅度较小,加工温度在40℃~80℃间断面颜色变化程度较小;自120℃起,皮部颜色开始出现明显加深,但外表皮颜色仍保持本色,未被碳化;自150℃起,黄连药材大量碳化,尤以皮部和髓部变化较为显著,木部开始出现红棕色区域,提示其成分的变化。分别采用分光测色仪和HPLC技术对不同温度黄连样品粉末的L*、a*、b*值和7种生物碱成分(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小檗红碱)含量进行测定,并将色度指标与生物碱成分进行关联性分析。色度测定结果显示,黄连粉末色度值主要与L*(亮度)、b*(蓝黄色轴)相关;含量测定结果显示,7种生物碱的含量随着温度升高呈先升再降趋势,其中40℃~80℃时呈上升趋势,120℃起开始呈下降趋势;色度与成分关联结果显示,L*值、b*值与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呈显著正相关,与小檗红碱呈显著负相关(P<0.05)。2.温度对黄连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及空间分布影响研究以不同温度黄连样品为研究对象,将皮部、髓部剥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温度黄连样品皮部、髓部粉末7种指标性成分(药根碱、非洲防己碱、小檗红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并根据实验结果选取40、80、150℃黄连冷冻切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解吸电喷雾电离-离子化质谱成像技术(DESI-MSI)分析黄连中生物碱的空间分布状态。结果显示,HPLC可测得上述不同温度黄连样品皮部、髓部7种指标性成分,其中皮部、髓部成分以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表小檗碱为主,非洲防己碱和药根碱含量较少。对生物碱的空间位置直观呈现显示,小檗碱和表小檗碱集中分布于皮部和髓部,且随温度升高含量先升后降;药根碱和非洲防己碱分布于皮部和髓部,且随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小檗红碱于120℃加工温度下在皮部和髓部被检出,于150℃含量大幅增加;巴马汀和黄连碱在皮部和髓部均有分布,但黄连碱随温度升高含量下降幅度较大,巴马汀含量随温度变化幅度较低;木兰花碱仅分布于木部,且在150℃完全降解。3.温度对黄连苦味的影响研究采用智能感官技术-Astree Ⅱ电子舌技术,对不同加工温度黄连药材的SCS(苦)、AHS(酸)、CTS(咸)、NMS(鲜)、ANS(甜)5种味觉传感器值进行测定,以探究加工温度对黄连药材苦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黄连药材溶液的SCS(苦味)响应值呈先升后降趋势,8个温度加工下的黄连样品可分为三类,其中60℃、80℃黄连样品苦味值最高,为一类;40℃黄连样品苦味值为中间层,为一类;120、140、150、160、200℃黄连样品苦味值最低,聚为一类,测定结果提示60℃、80℃加工温度下黄连药材质量或为最优。此外,通过与液相测定结果相关联,结果显示表小檗碱、黄连碱、小檗碱含量与SCS响应值呈显著正相关,小檗碱高温衍生产物——小檗红碱含量与SCS响应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随加工温度的大幅升高,小檗红碱含量上升,其SCS(苦味)值下降,可用以初步揭示“温度-成分-苦味”三者间的内在关联性。4.温度对黄连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及其抑制血管组分研究采用鹌鹑胚绒毛尿囊膜实验(q-CAM)模型,探究不同温度黄连样品对q-CAM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并通过UHPLC-QE-Orbitrap-MS技术探究40、120、200℃黄连q-CAM样品的入血(膜)组分及7种生物碱单体q-CAM入血(膜)组分,从而确定黄连抑制血管生成的主要药效组分。结果显示,高(0.5 g/mL)、中(0.3 g/mL)、低(0.1 g/mL)剂量不同温度黄连样品均对q-CAM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中剂量组(0.3 g/mL)黄连对q-CAM血管的抑制作用较强,且40℃黄连样品抑制血管生成效果最佳,80℃黄连样品抑制作用最差;7种生物碱单体抑制血管生成实验中,巴马汀和药根碱对q-CAM血管的抑制作用最强,血管相对面积占比在0.08左右上下浮动;其余各单体抑制作用较弱,血管相对面积占比在0.09~0.10左右上下浮动。液质联用结果显示,40、120、200℃黄连q-CAM样品中均能检测到巴马汀、药根碱、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小檗碱、黄连碱原型成分;各单体q-CAM液质结果显示,黄连七种生物碱单体在血中占比浓度依次为:巴马汀>药根碱>小檗碱>表小檗碱>非洲防己碱>黄连碱>小檗红碱,与前期抑制血管生成结果相对应,综合可得到抑制血管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巴马汀>药根碱>黄连碱>小檗红碱>表小檗碱>非洲防己碱>小檗碱。液质结果显示表小檗碱、非洲防己碱、小檗红碱给药后可检测到原型成分外的小檗碱型代谢产物,可能与同种原小檗碱型母核结构间的相互转化有关。结论 本文通过对不同温度黄连样品微性状、色度、生物碱含量及空间分布、苦味变化规律、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及抑制血管生成药效组分筛选进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温度-色度-成分/苦味”、“温度-成分-抑制血管生成组分”的内在联系,其中加工温度对黄连药材的外观性状及断面颜色影响较大,且随温度的升高,药材中多种生物碱成分含量先升后降,高温衍生产物小檗红碱含量上升,故建议将黄连加工温度控制在60℃~80℃;黄连药材以苦味为主,且60℃、80℃黄连样品苦味响应值最高,进一步验证控制加工温度在60℃~80℃的可信性。此外,不同温度黄连样品均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其中巴马汀和药根碱的抑制效果最优,且均以原型成分发挥作用,且同种结构母核间可相互转化,为黄连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主要药效组分。通过将加工温度与黄连药材性状指标、成分指标、药效指标相关联,可为黄连药材在产地初步干燥、炮制等过程提供合理温度参考,为黄连药材的产业化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临床选择原发性失眠患者,以毫针针刺作为干预手段,观察失眠患者的认知状态及针刺对认知状态的影响。拟以心理学常用的面孔表情识别任务的情绪认知试验为基准,观测受试对象对不同情绪面孔的认知水平(以反应时间和正确率为因变量),并以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失眠造成认知功能下降的程度,观察失眠患者针刺前、后的认知状态,探索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时,改善认知状态上的可能性,为针灸治疗失眠提供更科学的客观证据,以
学位
学位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强国建设的基础,重大能源转换期往往是强国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能源小国、弱国,崛起为能源大国。当前,全球能源结构第三次重大转换加速演进,建设能源强国恰逢其时。应持续夯实国内能源基础生产能力,补齐油气和新能源关键矿物高对外依存度、低储备的短板,做强做优新能源技术和产业链,构建“多能互补、绿色低碳,多网协同、安全高效,循环节约、合理公平”能源产供消三大体系,提升
期刊
学位
学位
目的: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获取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关节活动角度改变的照片,尝试使用MB-Ruler对关节活动度进行量化评估,初步明确MB-Ruler在测量关节角度方面的临床应用,结合vas量表对比针刺对疼痛的改变,科学评价针刺对于改善关节活动障碍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就诊与通过海报招募的35例急性软组
学位
研究目的:1.观察运脾感康颗粒治疗小儿RRTI的临床疗效。2.从网络药理学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角度探讨运脾感康颗粒的药效机制。研究方法:1.临床疗效研究方案:纳入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门诊,符合西医及中医小儿RRTI诊断的患儿。排除失访、脱落等病例,共43例患儿完成临床试验研究,其中,肺脾气虚证20例,营卫不和证19例,脾虚胃热证4例。纳入患儿分别在治疗开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