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异质同构——论唯美评论的审美追求与消费文化的审美倾向的共通性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针对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之间在审美上的相似性进行理论的分析,并运用“物化”理论、文化场理论、镜像理论、代理消费理论等多种后现代理论深入二者同构性的表面背后隐藏着的深刻资本逻辑。通过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的相似性表现在三方面:审美瞬间体验,自我确认方式,共同的时代背景。对二者的相似性予以理论分析之后,进一步地探索二者之所以有此惊人的相似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审美主体丧失自主选择能力,二是审美趣味对应社会等级结构。资本主义的消费逻辑已完全渗透于现代消费环境中的审美主体,以致于完全忘却了背后的资本操控事实。   第一章:本章的内容围绕着介绍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各自的发展过程和审美特征展开,为论文接下来的深入分析辅以事实依据。第一节以介绍唯美主义在各国发展中的代表人物为线索,详细叙述各个代表人物的美学观点。第二节集中于介绍现代消费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同时精炼概括现代消费文化的审美特征。   第二章: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深入分析唯美主义的审美特征与消费文化的审美倾向表现出的共通性,这章中进行对比时采用的证据主要来自王尔德的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消费现象,同时综合运用拉康“镜像理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对、卢卡奇“物化理论”、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等对二者的相似之处予以深入分析。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是分析二者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唯美主义者与消费文化的联系不仅是出于推销自我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无意识间的渗透结果。最终得出二者具备分析相似性的可能。第二节通过对二者在文学作品和日常消费中的审美消费例子进行理论化的归纳和透视,发现二者在三个方面具备共通性:一是商业文化兴盛的时代背景下,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必定无法脱离时代的约束,从而在时代大环境中展现出共同的时代特征;二是作为理想世界的精神寄托,在王尔德的作品中表现出的瞬间审美感受带给审美主义精神愉悦的同时却也表现出了审美消费时的精神分离症状;三是两者共处于精神信仰崩溃的时代,审美主体在寻找精神支柱的过程中分别将目光投向了唯美主义与消费主义,因而二者在证明自我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第三节内容主要分析二者的相异性:一是本质上的区别,唯美主义尽管与消费文化在某些方面共通,但从本质上而言分别是美学上为美学为核心的社会运动与以消费行为为典型的社会观念;二是社会动力的差异,英国唯美主义因其深厚的历史根基而蓬勃生长,而美国则是因为资本力量强盛而酝酿出现代消费文化:三是两者实现各自目标的手段的差异,唯美主义借助于艺术的方式,尽管消费主义是以审美名义进行的消费,但其实质上仍是物质消费。   第三章:本章主要分析二者相似性的原因,综合运用凡勃伦的代理消费理论、拉康的剩余快感和注视理论及布尔迪厄的文化区分理论。第一节内容主要借用布尔迪厄的文化区分理论分析二者在自我确认手段上的相似,分析认为二者的美学欣赏趣味和审美倾向反映的是相对应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因而在相应的审美领域表现出各自确认手段的差异。第二节,主要运用拉康的注视和剩余快感理论以及凡勃伦的代理消费理论,分析二者之所以会有相似的“审美瞬间”体验,乃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审美主体已不具备自我欣赏的能力,资本消费逻辑取代了自主消费选择,审美感受不是发自审美主体乃是资本的“代理审美”,“审美瞬间”是由资本代理的“剩余快感”,审美主体的感受被转移、发送到“他者”。
其他文献
介绍了基于spark的推荐系统设计开发,系统通过基于spark的RDD对大量电影数据的特征集进行有效的分析、对特征矩阵进行矩阵补全,进而推荐给用户想要的商品.
“有毒塑胶跑道”(以下简称“毒跑道”)已不是新鲜名词,却屡屡出现。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在北京、苏州、无锡、南京、常州、深圳、上海等全国多地学校发出“异味跑道、异味操场”的
近年来,天津市现金净投放量持续快速增长,发行基金调拨量不断加大,为确保调拨过程中成本最小、效率最高,本文运用最优化理论对发行基金调拨及现金供应工作做出规划,建立了优
上世纪末,我有幸参加了河北省“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成为子课题的一名实验教师,受益匪浅。经过多年的实践,意识到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一篇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领导人提出了要从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政策,要重视我国的各种创新发明,保护个人的知识产权。而在现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掌上互联网个人
采用压弯法对380CL汽车结构钢进行了逐步冷弯成形分析。借助DYNAFORM软件,模拟了弯曲变形过程。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回弹量的影响,得到了适用于380CL汽车结构钢压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奥地利著名作家彼得·汉德克是位多产的作家,其前后期作品具有明显不同的风格。早期的作品犹以“反叛”著称,《推销员》、《守门员》和《短信长别》是其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三部作
近来,四川社会各界就“共青人精神”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本文结合“共青人精神”讨论的实际状况,对讨论中所涉及的“共青人精神”的内涵、内容、
4月中旬,在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前夕,中国汽车界风云人物、上海车展第一主办方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蒋雷可能因卷入经济问题而突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