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针刺治疗腰痛的中文临床期刊文献的对比提炼分析,总结针刺治疗腰痛诊疗标准和辨证论治等特色指标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影响针灸临床文献质量的因素,发掘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探讨针灸临床文献评价方法,对科研设计和论文撰写提供一定借鉴,从而更好的提高科研水平和临床文献质量。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按照文献收集、数据库建立、数据分析等步骤进行。收集2000-2009年度针刺治疗腰痛的中文临床期刊文献,从文献的一般情况、中西医诊断情况、治疗过程、疗效评价、年代变化趋势、各类型文献诊疗对比等方面设计数据库,结合腰痛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及针灸对该病的诊疗特色与优势,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58篇针刺治疗腰痛的中文临床期刊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归纳针刺治疗腰痛的中文临床期刊文献应用现状。结果1.文献一般信息:文献独著率较高,占45.74%;第一作者主要来自各级医疗单位,占87.98%;属于科研资助项目文献较少,占3.49%;3个针灸专业类期刊报道量占到全部97种期刊的27.13%。通过分析,发现医疗单位和针灸专业类期刊是针刺治疗腰痛临床文献的重要来源和载体,但文献存在合作性差、科研水平较低的情况。2.文献类型:病例分析类文献报道最多,占61.51%;其次为“随机对照”类文献,占28.68%;个案类报道较少,占9.81%。3.诊断过程:16.98%的文献未提及西医诊断;存在引用标准(25.66%)、自拟标准(23.4%)、简单描述(23.77%)和无诊断依据(27.17%)的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应用最广泛,占全部提及参照标准文献的58.82%;提及腰痛中医证型的文献占14.72%,其中参考一定证候标准的占1.51%。通过分析后发现,腰痛存在诊断依据描述混乱,引用标准可比性差,中医证候分型关注度不够等问题。4.治疗过程:虽然对施术部位(穴位)均有报道,相关操作描述也较好(92.08%),但主要治疗方式仪器规格32.08%的未报道率和治疗时间、频次、疗程三方面64.15%的总报道率,都提示在今后的临床报道中应该更具体和全面的描述治疗过程的相关内容。提及中医特色加减配穴或取法的文献仅占30.57%,治疗过程中存在辨证论治等中医特色指标描述不够充分的问题。5.疗效评价:疗效评价依据也存在引用标准(35.47%)、自拟标准(47.92%)、简单描述(6.42%)和无依据(10.19%)混杂的情况;许多文献的疗效依据仅有“腰痛减半”、“疼痛大减”、“痊愈”、“有效”等模糊描述,并且疗效评价参考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别,难以对治疗效果进行量化和归纳;体现针灸优势的疗效评价角度如全身症状改善指标(20.75%)、疗效患者自我测评(10.94%)、远期疗效观察等报道(26.04%)仍然不够全面。6.年代变化趋势:提及诊断和疗效评价所依据标准的文献数目和百分比均呈上升的趋势;“随机对照”类的报道数目、“随机对照”类文献中提及诊断所依据标准的文献数目和百分比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提及证型分类文献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中医的特色诊疗未能得到充分体现。7.各类型文献诊疗对比分析:提及中医证候描述的比例,随机对照类为13.16%,病例分析类为10.43%,个案类为46.15%;治疗依据应用方面,三类文献报道最多的分别为引用诊断标准(50%)和疗效评价标准(65.79%),无诊断依据(34.97%)和自拟疗效评价标准(61.96%),简单描述(84.61%)诊断标准和自拟疗效评级标准(53.85%)。通过分析,个案类在证候描述方面完成较好,随机对照类在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方面应用较为严谨。8.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性和中医特色性综合分析:能够完全从西医诊疗标准和治疗操作三方面进行描述的占39.34%;61例报道中仅有2篇(3.28%)从证候分型、辨证论治和中医特点的诊疗指标三方面进行相关论述,诊疗过程的规范化,特别是针灸疗法特色性指标应用程度仍有较大欠缺。结论目前针灸临床文献数量较大,疗效不断提高,为针灸循证医学提供了大量的证据,但在诊疗标准和辨证论治等中医特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针刺治疗腰痛的中文临床期刊文献对比分析,发现针刺治疗腰痛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依据应用还不够规范,大量的文献没有提及具体的诊疗依据,所涉及的诊疗标准间也存在难以量化比较的问题,尤其对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关注度不够,未能体现针灸的优势。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制定和使用规范的中西医诊断标准,更加清晰地描述诊断依据,提供量化的临床证据使针灸临床文献更具可比性;进一步加快制定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见病临床治疗规范,使针灸临床操作过程中尽可能的体现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使针灸临床文献更具可操性;进一步加强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建设力度,提高针灸临床科研设计和论文撰写能力,使针灸临床文献更具可信性。创新和构建针灸临床文献评价研究方法,从诊疗规范化和中医特色性指标两个方面,加强科研设计、论文撰写和文献编辑出版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大力提倡诊疗标准和针灸治疗规范化在针灸文献中的应用,促进针灸学科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