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习惯在民事审判中适用的规范化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民俗习惯,大家都耳熟能详,有些地方也称为“风俗”、“民俗”、“习俗”,“习惯”,是很多中国人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绕不开的“规矩”,这些世代传承、约定俗成的民俗习惯,调整着中国社会尤其广大农村地区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诚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文法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在立法、司法和执法过程中却长期忽视或有意削弱民俗习惯的作用。这种简单机械的法治建设,在一些地区和情形下产生了“水土不服”的结果,甚至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近几年在全国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比如南京的彭宇案,因法官处理“不慎”,被国人称为使道德倒退五十年的判决,还有四川“二奶”案,电梯劝烟致死案等等,这些案件如果简单“依法”处理,势必造成社会的不满和群众价值观的扭曲,为什么会“不满”,为什么会“扭曲”?就在于其实在群众的心理已经有了一个“这样做才是正确”的预判指引,这个指引的规范就是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民俗习惯和善良风俗。近年来,我们有些法院和法官有意将善良民俗习惯引入审判领域,比如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专门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了有益的经验。但是囿于没有相应法律规定的授权,民俗习惯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一直是“敏感区”、“灰色区”甚至是“空白区”。2017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民法总则》,其中第十条明确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是在法律规范中第一次确认了习惯的法源地位。但是民俗习惯如何适用,它在目前审判实践中的现状如何?很少有人去认真调查和研究,但是该问题又很重要,以至于司法机关不得不去面对和解决。探索这个问题并试图回答它,这也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作,采用了历史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多种论述方法,试图让读者更直观、更清晰地去探索这个问题。同时,本文作者采用了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大数据分析法,通过对大样本的采样分析,摸清当前民俗习惯在审判实践中适用的现状,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分为四章加以论述:第一章主要讲述民俗习惯的含义与司法适用比较,其中民俗习惯的含义分为定义和类型两部分,司法适用比较采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既分析了我国历史上民俗习惯的适用,也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民俗习惯的适用,以资我国当前民俗习惯适用参考借鉴。第二章利用我国裁判文书网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目前民俗习惯在审判实践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通过对当事人和法官的问卷调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概括性地提出解决该问题即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原则。第四章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分为民俗习惯识别的规范化和印证的规范化两部分进行详细叙述,初步构建解决民俗司法适用的规范化步骤和方法。
其他文献
分析了"消防工程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原有的验证性实验内容整合成多个综合性实验项目,构建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实验,进一步强化了实
一、概述 发挥院校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高等院校的责任和义务。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院校如何主动适应新的环境,在竞争机制下生存、发展、状大,发挥自身特
近几年,河南省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将2014年习总书记考察河南时提出的“打好四张牌”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工作的总体要求。其中,百城建设提
报纸
林半觉篆刻中的生活品格、艺术品格与文化品格是其教育价值的内在意蕴,而文字内容、艺术风格、精神底蕴则是其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外在彰显.其篆刻实践启迪我们,切实如需的文
汉英语言的大多数单词是任意而又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名称与事物之间没有自然的、本质的联系。墨子曾说,名是“通约’的“无固是(实)”。(《墨子闲诂·经上》) 荀子说,“
"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白话文,深受外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和传统的白话文很不相同。而外国语是通过影响现代作家进而影响新文学创作的。外国语不仅对现代作家的创作和审美倾向
针对目前理科实验班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中固定实验项目上课、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实验方法的融会贯通及实验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基于理科实验班的专题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实施表
在粮食储仓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筒仓结构由于具有独特的储粮优势,在粮食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在学校建设土木建筑虚拟仿真实
针对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三主桁结合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新型结构特征,对其空间效应的影响因素、成桥与施工阶段的受力特性以及相关施工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三主桁结构的内
公共管理范式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并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自有国家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公共管理领域已经发生了三次主要的范式转换,即从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