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蕊乌头生物碱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k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露蕊乌头全草中分离到12个二萜生物碱,通过光谱分析及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六个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露乌碱乙,Gymnaconitine B(6);露乌碱丙,Gymnaconitine C(8);露乌碱丁,Gymnaconitine D(9);露乌碱戊,Gymnaconitine E(10);露乌碱己,Gymnaconitine F(11);露乌碱庚,Gymnaconitine G(12);其他已知化合物分别为columbidine(1);talatisamine(2);isotalatizidine(3);condelphine(4);atisine·HC1(5)和gymnaconitine(7).还从中得到4对混合物,对其结构有初步了解.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要采用杂交链式反应、滚环复制的循环放大方法及酶催化反应等技术,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通过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荧光检测等方法实现了对人凝血酶蛋白、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 (PDGF-BB)蛋白及水溶液中微量汞离子(Hg2+)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和酶催化放大反应构建了一种新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实现了对凝血酶的高灵敏度、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25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9对AFLP引物扩增出193条带,其中,73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38%。每对引物检测出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56,有效
近几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快速发展,纳米材料一直处于其前沿,并且吸引了很多研究工作者在分析化学和生物标记方面的研究。通过将荧光与纳米材料结合起来,发展出一种新研究领域,即荧光
流动注射分析(FIA)作为一种自动或半自动的微量溶液化学处理技术,它使许多传统的溶液处理操作得以在线、快速、微量、封闭、自动化地完成.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溶液处理多
学位
生物大分子的成分和结构十分复杂,且又处在特殊的生物环境内,使它们的分离、分析、测定都有很高的难度.该课题采用高效毛细管民泳、生物质谱及其联用技术测定生物大分子的纯
该论文为该类化合物的全合成设计了一条较为简单易行的路线,完成了其关键中间体--西松烯醇的全合成.经过大量的工作,对这一路线的每一步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使这一路线得
荧光各向异性(Fluorescence anisotropy, FA)法在生化分析和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多的优势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于分子量变化较小的反应,由于产生的各向异性差值小而难以检测。用蛋白质、金纳米颗粒、石墨烯等材料来增强荧光各向异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由于有较大的分子量、多样的拓扑结构、巨
近年来,半导体纳米晶因掺杂而表现出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性质受到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尤其是铜硫属化物纳米晶在近红外区有很强的LSPR吸收。和贵金属纳米颗粒(如Au、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