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坡地粉垄耕作土壤再分配模式与调控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zhez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耕作导致的土壤再分配过程与机理已有较好的认识,但是,有关新型粉垄耕作将传统的翻耕碎土改成垂直旋削碎土对土壤再分配过程的影响研究较缺乏。为了全面认识耕作引起的土壤再分配机制和明确粉垄耕作技术在紫色土丘陵区的适应性,本文采用铝块示踪、模拟耕作、地形测量技术、典型元素指示法等定量研究方法,查明粉垄耕作对土壤垂直再分配的作用及耕作深度变化下土壤水平再分配特征,阐明坡度与机具走向对土壤位移及耕作侵蚀的影响,并提出紫色土粉垄耕作调控对策。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粉垄耕作对土壤水平再分配的影响。
  等高耕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深度的土壤平均耕作位移主要沿顺坡向下,且随着坡度增加顺坡平均耕作位移增大;坡度较缓时不同耕作深度的土壤顺坡平均耕作位移的差异较小,坡度较大时则差异较大,耕作深度为20cm时产生的顺坡平均耕作位移最大(-0.14 m),耕作深度为40cm时最小(-0.04 m);耕作深度增大,顺坡向下土壤净位移量和耕作侵蚀速率均减小。顺坡向上和向下耕作土壤平均耕作位移和净位移量沿顺坡向上,等高耕作则相反,且随坡度增大而增大,结果表明,粉垄耕作适合采用深耕和顺坡向上或向下耕作结合,有助于增加土层厚度和减小耕作侵蚀。
  (2)粉垄耕作对土壤垂直再分配的影响。
  等高耕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深度(20cm、30cm、40cm)时,约有45%~64%的铝块垂直向上移动,顺坡向上耕作时约有62%~76%的铝块垂直向上移动,顺坡向下耕作时约有62%~65%的铝块垂直向上移动;粉垄耕作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底层土向表层土迁移的现象,且耕作深度处的土壤迁移最多;粉垄耕作前上坡位土壤有机碳浓度小于下坡,表层土的土壤有机碳浓度为7.22g/kg~9.15g/kg,底层土的土壤有机碳浓度为4.09g/kg~5.34g/kg,有明显的表聚现象;耕作后有机碳变化特征与粉垄耕作土壤垂直再分配特征一致,表层土壤有机碳浓度显著减小与耕作深度相当的土层土壤有机碳浓度显著增加,表聚现象消失,各土层之间土壤有机碳浓度差异减小。结果表明粉垄耕作垂直再分配有助于活化深层土壤养分,有利于作物生长。
  (3)粉垄耕作模式调控对策
  粉垄耕作通过垂直螺旋型钻头增加土层厚度,减少土壤向下坡的净位移量,耕作深度越深坡度越大平均耕作位移和净位移量越小;顺坡向上或向下耕作的净位移量是沿顺坡向上的,坡度的增加平均耕作位移减小,即在一定的坡度范围内。顺坡向上耕作和顺坡向下耕作是紫色土区耕作顺坡向下位移最小的耕作方式;在顺坡向上耕作的条件下适合采用较大的耕作深度,在顺坡向下耕作时适合采用30cm等中等耕作深度;因此,粉垄机在紫色土坡耕地耕作应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合理选择耕作方式:耕作时应尽量选择深耕,坡度较小时需选择较大的耕作深度;粉垄耕作更适宜采用顺坡向上耕作和顺坡向下耕作,不宜采用等高耕作,粉垄耕作更适用于坡度较大的耕地。粉垄机垂直螺旋型轴之间的间距较大,可调节轴之间的间距或者耕作方向,减少拦挡的形成;需根据地形地貌特征改变粉垄机的长宽来适应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独特的地形条件,使得粉垄机更加适合在紫色土区耕作;粉垄机操作复杂需简化粉垄机的操作步骤,使得这个机器在农民手中更加便利的使用,提高粉垄机在紫色土区的可推广性。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阻碍了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为实现和维护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满足人类当代及后代发展的需求,探究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生态系统服务逐渐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以多源异构数据评估2000、2006、2012、2018年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4项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基于协同与权
溴代阻燃剂(BFRs)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阻燃剂,2017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BFRs的年消耗量约为40万吨。TBBPA是最常用的溴代阻燃剂之一,其在环境中有累计作用,毒性强,对人体有致癌作用。为了减少TBBPA的使用,TBBPS作为TBBPA的替代物出现在大众视野中。TBBPS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并且目前关于TBBPS的研究只停留在环境中的TBBPS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缺乏关
学位
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aerobic granular sludge membrane bioreactor,AGMBR)是一种将好氧颗粒污泥和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结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它既能结合二者的优势,如高质出水、同步脱氮除磷、占地面积小等,又能解决二者存在的问题,如MBR膜污染严重、脱氮除磷效率低和好氧颗粒污泥出水悬浮物浓度高等。本课题将AGM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承载力迅速下降,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有机废水的排放量大大增加,这不仅破坏了我们生活的环境,而且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传统污水处理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技术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通常要结合几种处理方法才能达标排放。新型光催化技术操作过程简单、环境友好以及仅利用太阳光为能源,被广泛认可为是一种理想且具有前景的机废水处理技术。然而,要实现光催化技术的实践应用最大挑战是开发一种高效
学位
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工业园对于污染排放的管控方式只注重末端治理技术的不足,以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进行大气污染物“源头减排-中间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防控技术的研究。  通过调查摸清了长寿经开区整体的大气污染情况和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现状。调研了园区9家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明晰了各个企业的生产情况、原辅料用量,梳理了天然气制甲醇、天然气制乙炔和天然气制氢氰酸等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典型生产工
学位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工业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量呈指数型增长。据最新公布的《能源展望(2020版)》报告显示,全球在2050年之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仍呈继续增长趋势,而这些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有毒物质。此外,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绿色、节能、安全的处理措施解决当前及未来所面临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变化中最活跃的类型,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战略推动以农村居民点为主的乡村建设用地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三峡库区自投入运行以来,从水利调节、航道运输、能源发电等方面带来巨大效益,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三峡库区也面临着地质灾害、水环境污染、生态脆弱等生态环境问题,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复杂的作用机制;深入剖析三
学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环境问题日益凸出,其中抗生素废水的治理已经成为国内外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微纳米气泡(MB)具有停留时间长、比表面积大、界面ζ电位高、传质效率高、产生自由基、自身增压溶解等特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提出微纳米气泡协同铁碳微电解、过氧化氢技术来降解盐酸四环素(TC)废水,又以微纳米气泡/铁碳微电解-H_2O_2技术相结合处理实际制药废水,以期为有机废水的治理
空气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点源和非点源),且传输速度快,在控制和预防方面都面临着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近年来,全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已经卓有成效,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治理仍是难题。芳香烃是VOCs的重要构成之一,且是公认的高污染、有毒性物质。苯系物,广义上是芳香烃,但一般意义上主要包括苯、甲苯、乙基苯、二甲苯这四种。为了实现有效的空气净化,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策略,实现苯系物的高效
学位
为了解绵阳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9年12月—2021年2月连续一年的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监测,并基于气象和其他相关空气质量数据,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域不同粒径颗粒物数量和质量浓度季节和日变化水平,及细颗粒与冬季雾霾形成的关系;对PM2.5和PM2.510中8种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OC、EC)进行了测定分析,识别了污染特征及形成的主要驱动化学成分;并结合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