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文学图景里的双城记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和上海相似的历史背景使香港和上海在1840年以来中国建设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追求中形成了相似的同一性。八九十年代以来,怀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分别在两个城市蔚成气候。香港对老上海怀着越来越浓烈的乡愁,同时,作为“东方明珠”的香港,对于上海同样具有魅惑的力量。分别折射着两个城市“自我身份的困惑”。上海与香港的现代都市性,香港与老上海的旧日繁华形成一种“协商”的局面,但在彼此进行“交换”的过程中却显得犹疑和惶惑。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上海/香港一方面自觉展开身份认同,另一方面城市的文化身份却并依旧不那么容易得以明晰的原因。   上海和香港的怀旧中都弥漫着焦虑的气氛。这种焦虑“转移”为怀旧的想象,无论是出于对全球化想象的渴求,还是对自身身份与历史的追寻,这焦虑都萦绕于这两座城市的怀旧文化里,至今挥之不去。   《怀旧文学图景里的双城记》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序论,简要介绍本文内容。第二章分析了上海怀旧与香港怀旧的社会原因,以及两座城市互为镜像的原因。第三章对相应的小说文本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以期对两座城市的怀旧做深入的论述。第三章首先分别论述上海作家的上海怀旧文本和香港作家的香港怀旧文本,第三章第一节以陈丹燕《上海的金枝玉叶》来阐述怀旧是以中产阶层的想象方式发生在上海。第三章第二节以李碧华的《胭脂扣》来阐述香港以怀旧来对抗恐惧和追寻自身身份。第三章以王安忆的《香港的情与爱》来阐释王安忆是如何看待香港的都市性,在这种对香港都市性的向往里,缅怀的是上海曾经失去的“机遇”,从而重塑上海的都市身份。第三章第四节以黄碧云的《丰盛与悲哀》来论证老上海怀旧之于香港的虚无。第五章为结语,怀旧作为身份建构的一种方式,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身份是历史与未来,自我与他者之间不断的“对话”和“协商”而建构和实践的过程。如果忽略了这种前进的变化,必然会使城市身份的建构陷入凝滞性的误区中。
其他文献
“刘静画面中对器物刻画之精妙,又超越传统工笔画的平面技法。一个看似简单的瓷器,要表现出釉色变化和岁月痕迹,对于中国画来说,并不是容易和简单的事。一层层的渲染铺陈,一
武汉市汉阳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基本作法有:建立常任制试点工作的组织体系、党代会常任制的基本制度、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式等。试点工作的初步成效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文本细读法作为“英、美新批评”文学批评实践的总原则,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它不仅对中西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在高校的文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国内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英语学科的课程改革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授课模式太过重视书本知识的状况,进而加强学生生活体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现代社会与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笔者
20世纪40-50年代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在经济上宣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最终灭亡,并在此基础上拆除了乡土中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和权力结构,予以重组,从而
学位
在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目”到来之际,围绕“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这一主题,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
期刊
杨绍萱是中国戏曲改革史上一个特殊的人物。延安时期,他创作的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被毛泽东称赞为“旧剧革命划时代的开端”,因而成为“戏改功臣”;建国后,他任戏曲改进局
学位
一个美丽的风景,一个让你感动的瞬间,一个温暖的画面,一个值得回忆的地方……普通人眼中家乡最美一瞬是怎样的呢?请拿出你的手机,拍出你眼中最美辽宁,真实辽宁。作品内容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