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维度形容词的句法差异及语义选择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ti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汉语语言事实,先对量度形容词中的次类--空间维度形容词作出句法和语义上的分析,再选取一对典型的空间维度形容词进行详尽性分析,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尝试用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这一类词,进一步探索句法与语义的双向影响,以期建立空间维度形容词句法语义分析的框架模型。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目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空间域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域之一,空间维度形容词是汉语在空间域中最为重要的一类词。长期以来,有关这类形容词研究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句法格式的描写上,对其语义上进行详尽描述和认知分析的论文还比较欠缺。空间维度形容词是一类常用词汇,它们的词义发展十分丰富,因此研究此类形容词可以充分反映出汉语句法与语义之间的选择和制约,从语义上为汉语计算机分词系统提供依据和有用的语义信息,并在对外汉语教学上寻找一种更为方便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使用了功能句法和词汇语义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空间维度形容词的句法功能进行考察,着重分析了它们做结果补语时产生歧义的问题:语法意义的不同主要是由于V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以及V与空间维度形容词之间的不同语义造成的。我们通过对能进入这一格式的动词进行分类,分析了产生歧义的原因,并找出消除歧义的方法。另外,由于空间维度形容词具有[+量度]、[+物性值]、[+空间性]的语义特征,因此,它们具有其他形容词所没有的特殊句法格式,即常常和数量短语同现,表示事物具体的数量属性。 第三章,归纳出空间维度形容词的语义特征:精确量化、离散性和连续性、转义后的模糊性等。本文在前人基础上,用功能句法以及词汇语义分析理论考察空间维度形容词句法功能与语义的双向影响,对比它们的义位组合能力,并列出较为详细的义位组合能力表。从表中得出结论:这些词的本义,也就是表示空间范畴时,其句法功能较强。当本义转化成引申义,句法功能变弱,不能自由进入所有句法位置和格式。并用转喻和隐喻模式解释空间维度形容词的词义转化过程。 第四章,选取了一对典型的空间维度形容词“粗”、“细”进行详尽性句法考察,并从历时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其词义发展衍变过程,分析出空间维度形容词“粗”、“细”本义到隐喻义的发展过程。 第五章是结语,总结本文的研究特点、理论意义、研究价值和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要继续完成的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实施,各个高中都在寻找措施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背景下,应该充分利用人教版历史教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历史知识。 Wit
20世纪30年代风靡于上海上层社会及中产阶级的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新感觉派小说以在现代社会独特的人生体验、情感经历、肢体触觉、文化感知,发展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它是民族进步的灵
本文主要对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和梳理.
绍兴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 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建设设计阶段就显得很重要。本文结合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作出优化措施探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措施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节省钢材,成本较低。近年来,随着我国钢材
扳指早在商周时代就出现了,而真正和扳指渊源深厚的是善骑射的满族,因为它是古代弓箭发射的辅助工具,用于保护手指免受伤害。到了现代,人们缺乏对扳指的研究,其实,扳指不仅仅是一件
学位
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湖北省 434000  【摘 要】就业与居住是城市的两大最主要职能,也是城市空间的两大基本要素,二者的空间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交通、城市规划、房地产经济、人居环境、空气污染等各方面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特征,因此就业与居住的合理规划成为了城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核心课题。因此文章基于通勤视角下,对城市步行空间设计进行相关略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通勤视角;职居分类;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对于有些人来说,午睡有时候比晚上睡得还香。但最近网上一篇《三类人不宜午睡》的帖子让不少午睡一族不淡定了。  “好习惯”原来是“杀手”?  帖子说,德国学者指出体重超标20%、血压低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问题的三类人群午睡弊大于利;同时,据以色列研究人员对455名老人调查6年后发现,在此期间去世的75位老人中,习惯午睡的死亡率为20%,除去疾病等因素影响,午睡者的死亡率明显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