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客观天气分型的大别山暖季降水日变化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9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别山作为江淮流域暖季强降水中心之一,其复杂的地形与环流相互作用产生降水的机制备受关注。以往的研究多基于数值模拟或个例分析,对某种特定的天气形势下的大别山降水机制给出解释。而本文则希望能够从长时间、高分辨率的格点资料,利用环流分型的方法,更客观的分析大别山在暖季不同天气型下的降水日变化特征,从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大别山地形与环流相互作用的机制。因此,本文利用2008-2015年06-08月逐小时0.1° ×0.1°分辨率的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的降水数据和合肥S波段多普勒雷达数据,基于倾斜旋转T模态主成分分析的客观天气分型方法研究了大别山暖季降水日变化的统计特征,并结合对流尺度高分辨率模式对典型个例进行分析。首先,将2008-2015年06-08月的每日平均的925hPa高度场客观分为9种环流型,发现在8年暖季的736天中,前3型环流日数共440天,占比约60%,而前3型降水量总和对暖季降水量的贡献在大别山地区可达70%左右。前3型分别对应低层西南气流(第1型)、东南气流(第2型)和偏东气流(第3型)。利用高时空分辨率CMORPH融合降水资料,统计不同环流型下的大别山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地形降水的降水量、降水频数和降水强度与环流型密切相关:第1型大别山降水量大,主要集中在西南坡,由低频强降水贡献,日变化为清晨单峰型。第2型降水位于地形东南坡,日变化为清晨-午后双峰型。第3型降水量集中在大别山地形上,由高频弱降水贡献,日变化为清晨-午后双峰型。进一步通过格点降水量峰值时刻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发现:第1型西南坡清晨降水峰值时刻和第2型东南坡清晨降水峰值时刻的平均降水强度(4.5mm/h)显著强于第3型地形上的午后降水峰值平均降水强度(2.5mmm/h)。在客观分型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第1型的242天按照大别山西南坡清晨降水量的大小排序,并对比非清晨降水日(153天)与清晨显著降水日(平均清晨降水强度>1mm,共28天)的环流场和水汽场差异。结果显示,清晨显著降水日500hPa西太副高588线西伸到华南地区,700hPa江淮流域有小槽,850hPa江淮流域以南地区有西南低空急流,925hPa大别山西北侧有闭合低涡,而非清晨降水日500hPa副高偏东,700hPa到925hPa盛行西南气流,无小槽、低空急流和闭合低涡。另外,清晨显著降水日边界层的最大扰动西南风出现在08BJT,并且在31° N附近有明显辐合和切变,而非清晨降水日扰动风场日变化则呈顺时针旋转。在水汽场上,清晨显著降水日在中国南方地区伴随西南低空急流有一个明显的高湿轴,将水汽源源不断的从孟加拉湾(700 hPa)和南海(850 hPa)输送到中国江淮流域,在大别山区形成相对湿度高值中心(925 hPa),而非清晨降水日上完全看不到这条高湿轴。最后,选择第1型清晨显著降水日的典型个例(2013年06月25日)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大别山地形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南侧的西南低空急流和边界层急流的抬升作用;二是对地形北侧边界层内东北急流的阻碍作用,使西南气流越山后继续被北侧的空气堆抬升,并在地形1 km高度处发生西南气流与东北气流的辐合,导致在地形的迎风坡、地形上和背风坡均激发出强对流,给大别山地形带来强降水。大别山清晨降水的减弱则主要与西南低空气流减弱有关。
其他文献
物理竞赛中在解决简谐运动问题时,经常会涉及周期的求解。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介绍物理竞赛中简谐运动周期的四种求法。
基于在恒电流条件下电解产生不稳定化学发光试剂Mn(Ⅲ)能直接氧化丙酮酸产生化学发光,将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相结合,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丙酮酸的检
杜威的知行观与毛泽东的知行观虽然在关于知识的来源和验证上存在一些表面上的相似之处,但实质上杜威是以价值评判而非实践验证作为判断知识真伪的根本途径的,因为他坚持人的
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常发生高血糖。高血糖可提高脑组织内葡萄糖浓度,通过加重乳酸酸中毒、自由基损伤、抑制缺血脑组织ATP的恢复、减少局部脑血流量等机制加重脑损伤。原因是中线结
冷结干燥是一种高能耗仪器保存方法,其中的干燥过程与冻结过程密切相关优化冻结过程中降低能耗的途径之一。分析了溶液制品的冻结过程和影响冻结制品结构的因素,探讨了冷冻干燥
文章综述了块菌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地的生态因子特征等.除了概述块菌的子囊果特征以外,还阐述了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与块菌生长的影响关系,总结了适宜块菌生长地的诸多
电力系统设施选址优化问题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可以抽象成约束型的p-中位(p-median)问题,这是一个经典的NP-hard问题。该问题可以描述为从一个点的集合中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结肠黏膜IκB-α蛋白的表达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经结肠镜及病理证实的UC患者24例,随机分为复方苦参
中间站调车作业钧计划优化编制系统是在分析中间站传统调车作业钧计划人工编制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开发的,实现了调车作业钩计划的自动优化编制、现在车状态及防溜措施的信息
目的研究餐具洗消剂残留及消毒效果.方法对餐具进行游离性余氯、ABS含量及大肠菌群检测;同时进行染菌实验和模拟现场等试验.结果游离性余氯合格率为76.4%,ABS合格率为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