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1905—1931年东北乡村教育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dewei6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5-1931年,伴随着一系列战败的耻辱和空前的民族危机,东北乡村地区逐渐兴起了一场以“启民智”和“兴新学”为宗旨的教育近代化运动。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报刊杂志、地方档案、期刊论文和前人著述等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区域史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从东北乡村兴学入手,揭示1905-1931年间东北乡村地区教育近代化的历程,并力图给予这时期东北乡村教育的变革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学术界,关于东北乡村兴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存在着研究方法简单、研究模式单一、研究范围狭窄等问题,因此在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在绪论部分中,笔者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当前相关研究现状与不足、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论文研究路径和整体框架结构、论文难点、重点和创新点等内容。同时,对于本文中出现的几组核心概念、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进行了界定。这些关于结构、概念、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划定,为后面论文的全面展开做好了学术铺垫。   乡村教育的发展与乡村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的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村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发展的效果。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和风俗文化共同孕育了一个独特的关东社会,这种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生态环境无疑会对东北乡村兴学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深入分析1905-1931年间东北乡村兴学运动,本文首先从探讨东北乡村社会的生态环境入手,从地理位置、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传统文化资源和殖民教育刺激与借鉴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揭示这时期东北乡村兴学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乡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东北乡村教育的演进自然也不能例外。1905-1931年间,东北社会处于一个政权频繁更迭的动荡时期,其间经历了晚清王朝、奉系军阀和东北易帜三个时期。据此,笔者将这时期东北乡村教育发展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晚清王朝统治时期是东北乡村兴学运动的初始阶段,近代东北乡村兴学运动也由此缓缓拉开了序幕。奉系军阀时期是东北乡村兴学运动的发展阶段,社会上形成了乡村兴学运动的一个高潮。东北易帜时期,东北的教育体制与全国实现了一体化,东北乡村兴学运动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对东北乡村兴学运动的梳理,本文揭示了东北乡村兴学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各级政府在推广新式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这一时期东北乡村教育发展的概况,笔者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民众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留学生派遣、女子教育、私塾改良运动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时期东北乡村教育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其间,不仅介绍了每种教育发展的概况,还对每种教育发展的特点、原因和评价进行一些简要的论述。同时,笔者还选取一些学校教育的案例进行具体的阐释,以期从更为具体而又微观的视角窥视出近代东北乡村新式教育发展的概况。   学堂的管理运作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堂运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堂的办学情况和教学效果。为了更深入地了解1905-1931年东北乡村学堂的管理和运作,笔者对学堂的教材使用情况、学生的管理、考试形式与方法、考试的试题与答卷等内容进行了考查。实际上,教材、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是东北乡村兴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对兴学运动的展开和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详细地阐述了东北地方政府在乡村兴学过程中如何解决教材、教学和学生管理等重重困难,进而推动东北乡村兴学运动发展和进步的。   推广新式教育的乡村兴学运动是一场规模浩大、范围广泛的社会运动,这就要求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笔者专门论述了在兴学运动中东北各界人士的态度和举措。实际上,在1905-1931年东北兴学运动中,东北社会的各级地方政府、乡绅、社会团体、下层民众存在着一种既联合又冲突的双重关系,既有如筹集办学经费、维持学堂发展和联合办学等共有利益下的短暂联合,也有各势力集团为了争夺办学资源、争夺教育权力和教育观念的差异而引发的冲突关系。当然,这种联合与冲突的关系,在推动东北乡村地区兴学运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随着兴学运动的推广和深入,东北乡村地区出现了两个新的知识群体--教师和学生群体。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两个群体的产生和特征,笔者对这一时期教师和学生群体的来源、年龄、性别、地域等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两个群体的整体心态和特征进行一定的探讨。同时,为了更好地反映这两个群体的真实面貌,本文还选取了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一些个案进行分析,以便于从微观视角反映这时期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言行活动及其在引发社会变动中的作用。   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兴学运动中,东北乡村教育的发展凸显出东北地区的区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不平衡性、二元性、寓忧患意识于教学之中、注重实用性和民族教育十分突出等特点。   随着乡村兴学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大批新式学校毕业的知识分子群体迅速形成,这必然会对东北乡村社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些新式知识分子一经毕业,立即涌入东北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的积极地宣传和倡导逐渐引发了东北地区乡村治理结构、乡村社会变动、乡村经济、乡村教育、乡村社会风俗的变迁。当然,乡村兴学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这场兴学运动在也引发了乡村精英的大量流失的同时,还造成了民国初期东北乡村地区社会的危机局面。   东北乡村兴学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各种历史因素、现实条件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的结果。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乡村兴学运动,自然对于东北乡村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对于推动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和整个东北社会的近代化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在东北乡村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场兴学运动的社会效果。对于这场乡村教育运动的研究,引发了我们一个深层次的思考:乡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究竟是“为农教育”还是“离农教育”更适合东北乡村社会发展的实际?这不仅是关乎当时东北乡村教育发展前途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今天农村教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一、任课教师:杨东建(专职书法创作员)二、招生对象:中小学生、成人书法爱好者三、上课时间:上午8:30-10:00,10:30—12:00下午13:30—15:00,15:30—17:00四、联系电话:159950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通过BLAST比对分析丹参EST数据库,发现一个与普遍胁迫蛋白(USP)基因家族同源性较高的基因序列,命名为SmUSP,GenBank登录号为JX416284。依据该序列,从DNA和cDNA水平克隆得到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据巴西柑桔保护基金会(Fundecitrus)报道,巴西柑桔种植者有望很快可以使用首个生物杀虫剂以对抗柑桔黄龙病。该生物杀虫剂来源于一种昆虫病原真菌,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预定于
摘要:绿色生活理念的提出,在带动绿色消费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21世纪时期的新兴产业,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可供借鉴的国内经验不多,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研究力度不够大,我国的环保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加强对策研究,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发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以唐兰在青铜器及青铜器铭文方面的成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法和综合分析法等方法考察了唐兰在青铜器铭文考释、西周青铜器断代以及利用青铜器铭文资料研究古代史等三个
红绿两相看,高低形自安。组合中、静思闲观。构境由心谁立意,夸神韵,尽周全。迎拜石头仙,今颠学古颠。又《中庸》、师道流传。表率春秋能问礼,劝百代,力行虔。 Look both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