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蛾雄虫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二烯丙基三硫醚的响应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et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ier是稻谷害虫中危害最大的储粮害虫之一。前期研究我们发现使用大蒜精油主要活性物质——二烯丙基三硫醚(Diallyl trisulfide,DAT)(LC10=0.01μL/L)处理麦蛾雄虫,与之交配雌性麦蛾产卵受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之交配雌虫体内的精包明显变小,且精包内精子数量显著减少、精子活力显著降低。我们推测DAT抑制麦蛾产卵可能是降低了雄虫的生殖能力,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鉴于昆虫内分泌系统在昆虫生殖能力中的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本论文以麦蛾雄虫为研究对象,以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为切入点,利用DAT(LC10=0.01μL/L)熏蒸处理初羽化的处女雄虫7 h,其后分别测定不同组织的蛋白含量(附腺、射精管、精巢)及其精子数量(精巢、贮精囊、射精管)、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滴度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最后通过外源施加激素类似物,验证两个激素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麦蛾雄虫保幼激素及其相关基因对DAT的响应首先,我们检测了DAT熏蒸7 h后雄虫的精巢、射精管及雄性附腺三个组织的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雄性附腺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精巢蛋白含量则显著上升,而射精管蛋白含量则无差异。其次,我们还检测了DAT熏蒸7 h后雄虫保幼激素滴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保幼激素滴度在处理7 h时显著高于对照,其后保幼激素滴度恢复至对照水平,两者差异不显著。为进一步探究保幼激素滴度变化的原因,我们还测定了不同处理时间(熏蒸3 h、熏蒸7 h、熏蒸后4 h、熏蒸后8 h、熏蒸后12 h)雄虫保幼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保幼激素响应基因Kr-h1的表达趋势与保幼激素滴度趋势一致,熏蒸7 h其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其它时间点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合成基因MVk在五个时间点,熏蒸后4 h其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其他时间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JHMAT在检测的前三个时间点,其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在熏蒸后4 h其表达水平升至最大,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其后恢复至对照水平;保幼激素代谢基因JHEH在熏蒸3 h时,其表达水平远远低于对照,两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在随后的三个时间点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Kr-h1、JHMAT、JHEH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亦表明三个基因均在精巢中高表达。最后,为验证保幼激素功能,我们检测了外源添加保幼激素类似物(Methoprene)后雄虫精巢、射精管及附腺等组织的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点滴Methoprene 200 ng后24 h雄虫精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丙酮对照组,但附腺、射精管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2、麦蛾雄虫蜕皮激素及其相关基因对DAT的响应首先,我们检测了DAT熏蒸7 h后雄虫精巢、贮精囊、双射精管三个组织中精子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熏蒸7 h,DAT处理组精巢里的精子数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双管射精管中的精子数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熏蒸后4 h,DAT处理组贮精囊和双射精管中的精子数量都显著低于对照,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同时,我们还监测了熏蒸结束后精巢到双射精管精子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对照还是DAT处理组,随着时间的延长,精巢中的精子数量均逐渐减少,贮精囊、双射精管中精子数量逐渐增加,但DAT处理组精子数的变化则始终比CK组滞后,该结果表明DAT可能影响了精巢中精子的释放,使其在精巢中滞留,从而使得输送到贮精囊和双射精管中的精子数量减少。其次,我们还检测了DAT熏蒸7 h时雄虫蜕皮激素的滴度,结果表明:蜕皮激素滴度在处理7 h时显著低于对照水平,其后蜕皮激素滴度恢复至对照水平,两者差异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雄虫蜕皮激素相关基因在不同处理时间(熏蒸3 h、熏蒸7 h、熏蒸后4 h、熏蒸后8 h、熏蒸后12 h)的表达量亦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在DAT熏蒸7 h、熏蒸后4 h两个时间点,蜕皮激素响应基因Ftz-f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CK组;蜕皮激素的合成基因Cyp302A1在DAT熏蒸3 h时的表达量显著低于CK,而合成基因Cyp315A1在熏蒸7 h时表达量则显著高于CK组,合成基因Cyp314A1在DAT熏蒸后4 h时表达量显著低于CK组。同时,蜕皮激素相关基因Ftz-f1和Cyp302A1的组织表达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在雄虫的双射精管中表达量最高。最后,为验证蜕皮激素在精子释放过程中所起作用,我们还检测了外源添施加蜕皮激素(20E)后内生殖器官中精子的数量以及蜕皮激素响应基因Ftz-f1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点滴外源20E 10μg后12 h可使精巢中的精子数量升高,双射精管中的精子数量减少,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同时,点滴10μg 20E后12 h和24 h响应基因Ftz-f1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乙醇组。总之,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DAT可能通过影响雄虫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合成、代谢基因的表达,使得相应的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影响了雄性生殖能力的改变。以上研究结果为二烯丙基三硫醚调控雄性麦蛾生殖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铁氧化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在土壤环境中的普遍存在和所具有的胶体性质,深刻影响细菌在土壤中的行为和归趋。在铁氧化物与细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矿物可通过物理接触和产生氧化压力影响土壤细菌活性。食源性病原菌能通过畜禽粪便和废水进入土壤环境,它们在土壤中的持留与存活常造成众多食源性疾病的爆发。考虑到铁氧化物是土壤中最具活性的组分之一,以及它具有的抗菌性,揭示食源性病原菌对铁氧化物的响应机制,对于理解这
学位
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X)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磺胺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农牧水产养殖业。由于SMX化学性质稳定,在世界范围内的土壤和水环境中被广泛检出。此外,SMX经由环境介质和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累积,导致某些微生物和动物中形成耐药基因,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基于过氧化氢(H2O2)与过一硫酸盐(PMS)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经济性高,环境友好性强等特点
学位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体氮和磷的过量输入,导致湖泊和江河富营养化日趋加重。目前,生物渗滤系统在去除氮和磷方面应用广泛,其具有成本低,运行简便,效率高等优势。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包括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硝酸盐异化还原为铵(DNRA)三个重要途径,其中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将硝态氮(NO3--N)转化为氮气,是水体最重要的除氮途径;相反,DNRA过程则将NO3--N转化为氨态氮(NH4+-N),是水体的
学位
土壤水分是地表物质迁移以及能量流动的重要载体,其形成和再分配过程与坡面径流的产生密切相关,是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层是降雨水分分配的关键因子,土壤性质直接影响坡面尺度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格局。紫色土母岩风化强烈,表层物质松散,砾石含量高,在降雨作用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由水力侵蚀引起的水土流失是紫色土坡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坡面尺度上紫色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为实现水土流失有效
学位
土壤微团聚体是指粒径小于250μm的土壤复合体,是由土壤矿物、有机质和微生物复合形成的强稳定性的土壤基本结构单元。微团聚体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基础,是土壤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的热区,控制着养分和污染物的循环转化,深刻影响着土壤健康。土壤微团聚体可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有效空间,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高的原因之一。定殖于土壤微团聚体中的微生物可进一步分泌胞外聚合物(EPS)形成生物膜(Biofi
学位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长江流域冬油菜种植区域,油菜菌核病以及杂草均是重要的产量限制因子。目前,我国在油菜田农药减量施用上还存在很大空间,盲目施用农药不仅提高有害生物对药剂的抗性,而且还加重了环境污染。由此,本文系统评估了不同冬油菜田农药减施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油菜种植模式下的应用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减药技术对油菜田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除草剂
学位
砷(As)是一种有毒的准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含砷矿物的开采、农药生产及燃煤冶炼降尘等。砷会污染河湖、地下水、土壤,并通过食物链危害动植物及人体健康,严重威胁生态环境。黄铁矿作为地壳中最为丰富的硫化矿物,常与As伴生,黄铁矿中As含量可高达9.6%。废弃黄铁矿在雨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酸性矿山废水(AMD)可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黄铁矿的氧化过程与As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环境化学、土壤学及环境修复等研究领
学位
Resilin-R5融合蛋白是将天然超强弹性蛋白Resilin和硅沉积肽R5线性连接形成的人工嵌段高分子。其中,Resilin是一类具备超强弹性的生物蛋白,在一些昆虫外骨骼,飞行系统,发声系统等有着广泛的分布,交联后的Resilin所具备的超高弹性以及变性复原能力要远远高于普通橡胶,在材料学、医学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具备很高的潜在应用价值。R5肽来自硅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
学位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引起作物菌核病的典型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造成作物品质降低及严重的产量损失。真菌病毒在真菌群体中普遍存在,多个病毒侵染同一个菌株是自然界中普遍现象。复合侵染的病毒间相互作用会影响寄主真菌致病力,拮抗作用会导致真菌毒力增强,协生作用可使毒力降低。前期研究中鉴定出携带6种RNA病毒的核盘菌低毒菌株SCH941,及含有4种真菌病毒(核盘菌双节
学位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破碎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它的稳定性与土壤侵蚀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团聚体的破碎和形成是个完全动态变化的过程,利用示踪剂示踪的方法可以标记不同粒级的团聚体,通过测量示踪剂在土壤中的迁移路径来探究团聚体的周转变化过程。研究发现,通过测定稀土元素在各个粒级团聚体的浓度变化可以很好量化不同粒级团聚体之间的迁移路径,从而研究团聚体的周转动态变化过程,但在侵蚀过程的团聚体的周转研究中,该方法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