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产保护的历史文化名村基础设施更新策略研究——以太行山区历史文化名村为例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58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是在我国“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制度建立以来,同时国内学术界对乡土遗产保护和村庄发展问题研究也在逐渐深入的背景之下,基于遗产保护的视角,以太行山区历史文化名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结合历史遗产保护相关理论,提出了“传统基础设施”这一概念。在深入探讨了传统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基本构成、现状利用方式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建筑遗产评估方法,构建出了传统基础设施的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并基于不同的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等级的保护更新措施,同时针对不同种类型的传统基础设施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更新方法。另一方面,针对历史村庄由于发展的需要而引入的非传统基础设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通过分析非传统基础设施在建设中对历史名村乡土景观、街巷空间、建筑遗产三方面的影响,根据保护历史村庄风貌、改善村民生活、保证旅游发展三方面的需要,将需要引入历史村庄的非传统基础设施划分为道路空间类、管线综合类和工程设施类三个类别,提出了具体的风貌协调策略和引入技术措施。  研究在理论层面可以促进和丰富我国尤其是太行山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在实践方面能够为太行山区历史名村在遗产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促进太行山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同时对我国其他区域的历史文化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自“控制性详细规划”引入中国以来,交通规划一直是控规中的薄弱环节。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关中许多中小城市都处在向外快速扩张与向内更新改造并存的高速发展阶段,
世界范围内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在建筑领域催生了绿色建筑。中国农业人口众多,村镇住宅是与广大农民紧密相连的一种建筑类型。然而,由于经济与交通等原因所限,总体看来村镇
我国现在的城市建筑文化处在一个蓬勃的发展时期,图书等纸质印刷资料在图书馆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伴随着传媒、网络、数字化信息的进步和普及,图书馆传统的藏、借、阅服
大学校园是由校园建筑、空间群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校园形态是其群体秩序的外在表现,表达了大学象征意义的实体空间关系,使校园获得清晰统一的认知意象、建立明确的发展结构、营造
随着人类科技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致使城市的国际化日益明显。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文化的全球化,因此,世界各地的城市文化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局面
装饰艺术作为建筑的审美符号,已经深入到建筑艺术的每个角落,成为与之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不同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同的建筑装饰艺术。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
本文有意将研究的时间断代定为以双向互动、民主化的新媒介为代表的后媒体时代,以研究此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语言的流行趋势。通过类实验的方法,从相关资料中抽取当下建筑设计流
健康城市与健康城市规划——当代国际健康城市运动基本理论引介与研究本文对当今世界的健康城市运动基本理论进行了整体化的引介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健康城市规划领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各种各样的老年人问题已经逐步凸现出来,而且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在我国存在的数量相当之庞大,由此所产生出的问题也是不容
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快速调整的特殊历史环境与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当前面对城乡差异过大的尴尬局面决定了农村将成为未来建设的重点。 自2005年,北京市开展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