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批评论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心雕龙》虽如刘勰在其《序志》所言,是一部探讨写作规律的指导性专著,但因其“体大而虑周”,论述了包括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和批评论等内容,即涉及诸文学理论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故而又被定位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理论著作。作为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蕴含着丰富的鉴赏批评思想和批评实践,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以及当代批评中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文心雕龙》批评问题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分析《文心雕龙》批评论形成的背景与基础。其一,刘勰作为齐梁时期的批评家,其批评论是在儒学式微、玄学兴盛与佛学东渐的哲学背景下形成的。其二,刘勰批评论的一个显著特点体现为他在全书各部分对历代文学发展与作家作品的评述(在全书分量中占比超过一半以上),这种批评特点的形成明显受到了汉魏之际“人物品藻”之风的影响。在东汉时期,“人物品藻”一开始是考察人物品质德行的。到了曹魏时期,刘邵《人物志》则开始重视人物才性。再到两晋,《世说新语》品评开始注重人物精神风姿。于是,人们品藻人物的艺术创造开始以人物的内在情性为依据。刘勰受人物品藻方法的影响,在评论作家作品时,既重视作家的品质德行,又看重其才性。其三,刘勰的批评论是对前代文论批评思想的发挥和完善,尤其与魏晋文论批评思想有明显的因革关系。刘勰对曹丕《典论·论文》的作家批评论、曹植《与杨德祖书》的鉴赏批评主体思想以及陆机《文赋》“应和悲雅艳”的审美标准都有继承和革新之处。
  第二章系统地剖析了《文心雕龙》批评主体论。刘勰在《知音》篇里提到了三种读者类型,分别是普通读者(鉴赏主体)、专业读者(批评主体)以及理想读者(知音)。刘勰寻觅的是理想读者,追求的是“知音”批评,虽然“知音”并不等同于批评家,但刘勰认为批评家只有具备了“博观见异”、“深识鉴奥”、“心敏目瞭”等条件才能成为“知音”。批评家具备了应有的素质条件能更好地从事批评活动,其功用就表现为对文本意义具有阐释作用,从而能更好地引导读者去阅读理解,并为读者推荐好书,提高读者的鉴赏能力。此外,批评家还对作家具有帮助提升的作用,批评家发现了作家的异彩,帮助其顺利实现人生价值、作品价值。
  第三章和第四章均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研讨《文心雕龙》的批评方法和批评标准。刘勰持“圆照”批评观念,具体表现为“擘肌分理,唯务折衷”(综合分析法)、“各照隅隙,兼观衢路”(周全赏评法)以及“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深入观照法),其对大量作家、作品的批评都是在全面、深入的观照下进行的。此外,刘勰在批评时,以“宗经”为手段,践行着“文能宗经,体有六义”“将阅文情,先标六观”“才能识略”“有懿文德”的批评标准。
  余论部分试着探讨了《文心雕龙》批评论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启发后世读者追求“知音”赏评智慧;二是为现代批评家避免错误的批评心态提供有益启示;三是为当代批评树立了“圆形”批评的范式。
  通过以上论述,论文提出《文心雕龙》批评论显示了独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品格。刘勰关于批评主体、批评方法和批评标准的论述对指导当代批评家进行相对客观公允的批评具有建设意义。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重要论断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不断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指明了方向。城市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加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统筹兼顾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发展方法。统筹兼顾方法具有深厚的元哲学意蕴。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和逻辑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对统筹兼顾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期对统筹兼顾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满足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方法论的需要。  统筹兼顾方法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哲学基础的阴阳五行学说浸润着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它形成了中华民族统揽全局、兼顾各方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的转型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原来自上而下的压力型管理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民主化治理模式作为化解干群矛盾、调解人民内部纠纷、促进经济发展、遏制腐败的最佳制度选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因此,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尽管我国的村民自治实践开始于1978年,至今已逾30多年,然而刘楼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并不容乐观。“村民自治”
学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人众化时代的剑米,高校辅导员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工作内容更加繁多,工作事务更加繁杂,高校扩招带给辅导员的压力前所未有。强大的工作压力与繁忙的工作事务,特殊的职业要求使得高校辅导员这支队伍职业倦怠现象凸显山米。为了掌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一手资料,针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提出预防和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把研究视角放在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这个层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选派了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且具有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青年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开展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活动。西部计划政策的实施鼓励青年志愿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帮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社会价值,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
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就是其职业价值观外在动机体现的过程,而这种动机产生的基础是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需要不仅是其职业价值观的内在源泉,同时也是大学生行为的根本动力。  以往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对大学生需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单方面研究,虽有学者提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理论关系,但运用实证研究来揭示二者关系的深层次探讨涉及较少,为此本研究采用黄希庭等人编制的大学生需要问卷、凌文辁等人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进行调
高校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但学术界将更多的眼光集中在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青少年在接受民族团结方面教育的延续,与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高校作为民族团结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是不能忽视的。兵团高校地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作为高校,有义务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兵团组织,有责任发挥兵团组织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因此,本文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在梳理马
学位
哈罗德·布鲁姆是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位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布鲁姆的研究重心转向了文学经典体系及经典阅读问题。“经典”作为权威、典范的文本这一概念在中西方都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经典”一词的内涵一方面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时代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演变。长期以来,受到本质主义影响,经典被人们视为可以持续教诲后人的永恒真理。西方经典的概念具有宗教和法律意义上
学位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资源的共享,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使用计算机作为最基本的工具,来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同样,在信息处理领域,藏文信息处理也从原来的文字处理转向自然语言的研究和处理层面。但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信息处理技术都是在基于词的层面上进行研究和处理的。单词分为实词和名词短语。其中,名词短语依附于实际的单词或句子,代表语法意义。它们不能单独作为句法成分使用,是模棱两可的,不能在不同的语境中
学位
李善注征引繁博,寻渊探源,保留了大量古籍,留存旧注共二十余家,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其中张衡《二京赋》薛综注、左思《蜀都赋》《吴都赋》刘逵注和《魏都赋》张载注凭借《文选》李善注得以保存。刘逵注和张载注立足于传统的训诂体式而又对注释方式有所发展,在注释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论文共分为四章。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对比的角度对旧注和李善注进行考察,并结合文本总结出薛综、刘逵和张载的注释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