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德两国作为欧洲大陆两大强国,彼此地理位置相邻、综合国力相似,对欧洲大陆都一直具有着独霸的野心。因此,双方长期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开展全面争斗。位于两国边界处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就是两国争霸的主要战场,双方对其不断地争夺,使得该地主权频繁更迭,成为难以调和的边界争端问题,最终成为法德两国宿仇的症结所在。本文试从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问题的缘起讲起,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两国战争的核心本质,来分析该地区的主权变化。并结合当权者在当地的政策实施以及当地人民的归属情感来从历史、法理、文化认同上归纳当地人民不断融入法国的曲折历程,揭露争端解决的实质。法德两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843年。查理曼大帝死后,东西法兰克国王开始蚕食分割中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奠定了现在法德两国的基本雏形。《墨尔森条约》的签订,不但固定了现在法德意三国的前身,也基本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归属。然而,卡洛琳家族的衰落,使得同根同源的东西法兰克王国变为相互争霸的对抗关系,拉开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问题的历史帷幕。其归属最为激烈的时期则从19世纪开始。普鲁士利用民族主义这一工具理性,设计发动普法战争,占据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结束了路易十四以来长时间的稳定局面,随后德国在短短七十年间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使得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风雨飘摇的同时,更带给法国人民沉重的打击,严重挫伤了法国的国家实力和民族自尊。然而,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给法德两国的关系带来新的契机。在国内外形势面临严峻考验时,法德两国不约而同利用了道德理性的外交战略,使两国从宿敌走上了和解的道路,并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密切合作。在法德一系列边境合作中(上莱茵合作区及萨尔—洛林—卢森堡跨境合作区等),上莱茵合作区更是成为欧洲经济重心,增强了两国经济实力,促进两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国际地位的提高。通过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该地区始终是法德两国为谋取国家利益、个人权利的战场。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问题体现了当权者们如何将工具理性和道德理性运用在国家对外战略中以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同时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争端作为完美解决并良性发展的成功案例,对于当前世界上仍存在的领土争端以及边境合作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