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发动机推力影响的非线性气动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可用来执行军事侦查、长期监视、环境监测和中继通讯等任务,这些无人飞行器由于其高性能、轻重量等方面的要求,通常会采用大展弦比机翼布局,其机翼在飞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较大变形,几何非线性效应明显,传统的线性方法不能准确分析这类大变形对机翼结构和气动特性造成的改变,因此需要使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大展弦比无人机通常沿机翼展向布置多个发动机,在几何非线性的分析框架下,发动机的推力、外挂质量和安装位置等因素对柔性机翼的气动弹性特性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基于Simo形式的几何精确梁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基于虚功原理推导随动力的载荷刚度矩阵,并在几何精确梁程序中予以实现;在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前提下,分析了随动力对结构模态的影响。  对于流体和结构界面数据传递,基于径向基函数(RBF)和虚功原理构造了界面上全局的插值格式,为了减少大规模流固耦合问题中界面数据传递的计算量,利用单位分解法(Partition of Unity)和RBF构建了界面上的局部插值方法,并且能够保证界面上动量和能量守恒。  针对大展弦比机翼,以侧向随动力和集中质量分别模拟发动机推力和外挂质量,分析机翼的垂直弯曲-扭转弯曲刚度比、集中质量大小、侧向随动力大小和集中质量位置等参数对机翼气弹性稳定性的的影响。在几何精确梁程序的基础上,使用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方法进行气动弹性分析。线性分析采用Theodorsen理论计算非定常气动力,并用PK法求解颤振方程。非线性分析采取CFD/CSD耦合计算的途径,同时使用不动点迭代的紧耦合算法以保证计算的稳定性。两种方法得到的相似的结论,总结出发动机推力对机翼颤振特性影响的一些初步规律。
其他文献
应电力发展和新能源并网发电需求,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在国内外电力系统中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其数学模型、运行控制策略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深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换流器件作为VSC-HVDC系统实现交直流变换的关键设备,其开路故障将造成系统电压和电流波形畸变,并有可能导致构成VS
学位
该文对压电层合梁板结构的分布感测问题作一探讨.首先按照哈密尔顿原理推导了压电层合板的动力学方程,并简要介绍了求解四边接地的简支层合板三维精确解的解法和压电有限后.
我公司目前使用的创可贴成型机型号为FCC10。由于该设备主要采用机械传动控制,由一个主电机驱动加链条和齿轮传动机构,速度较慢(1000P/MIN),调整困难,只能做两种简单的产品。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电网故障分析能力及继电保护装置的管理水平,电力部门有必要建立一套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未来电力系统要面对不断增长的信息数据,大量的元数据用来描述过程数据、自动化装置,还可能有一次设备。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在实现控制、监视、保护功能的同时,为了实现不同厂家的设备达到信息共享,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成为开放系统,还应具有互操作性。为满足这种需求
该文使用二维超奇异积分方程方法对两相材料界面附近(含界面)的一些基本的三维断裂力学问题从理论和数值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所得结果除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外,
该文简述了流动显示技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了气体密度场干涉测量的理论基础;其次,采用干涉测量方法对带15°攻角的钝锥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简述了设
首先总结了当前国内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IEC60870-5-104(简称IEC104)传输规约在电网远动传输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其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软件的设计方案,研究了的IEC104传输规约的编程实现,完成了后台通信程序的设计,研究了采集数据的显示、存取和分析。针对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于应用层的开放性还很少涉及,甚至对用户保密而不开放的现状,提出了电力调度软件体系结构,引出了消
极端高温环境下材料变形测量研究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重点,随着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发展,为高温环境中材料的变形测量提供了很多可行方法,其中基于图像特征识别的变形测量方法是
该文通过对已退役渤海八号平台结构钢的拉伸性能试验和工模拟海水腐蚀疲劳试验研究,得到了已经长期服役的海洋平台结构钢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退化的定量结果;结合结构钢的海
发电机的三相负载通常来说都是对称的,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三相负载不平衡,从而导致发电机三相不对称运行。当发电机处于不对称工况运行时,定子绕组中就会产生负序电流,而由负序电流形成的旋转磁场与转子转速相同、方向相反。这样,负序旋转磁场则以相对于转子的2倍同步转速旋转,并在转子本体(大齿、小齿)及转子各个部件(包括槽楔、阻尼绕组、励磁绕组等)中感应出2倍工频的涡流,由此导致转子发热增加。因此,汽轮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