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方对蒙古人认知的演变--以长老约翰传说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6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老约翰是盛行于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传说人物,他是西方人在对东方认知模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现实的需要而构建出来的东方基督教国王形象。12世纪,西欧社会内部教权与王权相争、外部面临伊斯兰教的威胁。在此情况下,基督徒创造出了统治着“三个印度”的“万王之王”——长老约翰传说形象,并积极前往东方寻找其人物原型,企图与之结盟,夹击伊斯兰势力。而蒙古人的出现则让西方人的幻想找到了现实的载体。然而随着对蒙古人认知的不断加深,长老约翰的盟友形象被颠覆,而这一颠覆的过程也沉淀于西方对蒙古人认知的三个不同阶段:
  起初,西方人认为长老约翰为蒙古人的首领。1218-1241年,西征的蒙古军相继战胜西辽、花剌子模、基辅罗斯等国。所向披靡的蒙古军让西方人认为这就是自己一直要寻找的东方盟友。而蒙古人在征服途中曾迫害、屠杀伊斯兰教徒的行为则更证实了这一想法。在西方人的眼中,长老约翰(大卫王或其孙子)作为蒙古人的首领,代表着上帝在惩罚伊斯兰教徒,不久便会来拯救陷入困境的西方基督教盟友。然而,美好的幻想总抵不过残酷的现实,伴随着蒙古军队西征的种种表现,西方人开始质疑长老约翰的盟友身份。
  1241-1242年,蒙古率军突入波兰、匈牙利等欧洲腹地,蒙古人在征服过程中大肆屠杀基督徒并且有继续进攻之意,该行为给西方人原有的认知造成了冲击,幻想中的盟友变成了现实中的侵略者,这让满怀期待的西方人震惊不已。长老约翰的军队为何会进攻自己的盟友,蒙古人到底是前来援助基督教的同盟,还是妄想征服世界的“鞑靼”?为了解答这一问题,西方人决定不再单凭想象与猜测来判断他们的身份,而是亲自前往蒙古掌握实际情况。
  通过传教士与旅行家的不断努力,西方人逐渐掌握了关于蒙古人与长老约翰的一些信息:柏朗嘉宾等人意识到,蒙古人不是长老约翰的军队,他们期望的是征服世界,因而不可能成为基督教的盟友;在马可·波罗的眼中,传说中的长老约翰可能只是中亚的一位不起眼的部落首领,成吉思汗作为正义的代表,带领蒙古人反抗长老约翰的统治并且获胜。对于蒙古人的征服,西方人结合“末世论”的思想与罪感文化认为他们是“上帝的臂膀”,被上帝派来惩罚罪恶深重的基督徒。最终,蒙古人的形象在几经演变之后被象征性地纳入了基督教的末世论中。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