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古籍优化方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awa371236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因其不菲的治疗和护理耗费,对国家和众多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脑梗死应采取尽早、及时的救治以期获得最理想疗效和预后。越来越多的随机临床试验证明,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有确切的疗效。如今的临床工作者常将多种疗法结合起来,为求提高疗效。因此,发现疗法中的规律以更好地应用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挖掘针灸古籍中治疗脑梗死的取穴规律,本研究前期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计算出了古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2个穴位。
  目的:
  为明确古籍穴位优化方案(古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2个穴位)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研究通过计算机随机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随机分配,试验组施以基础治疗、康复治疗的同时予以针刺治疗,对照组施以基础治疗及康复治疗,经过2周的治疗后,观察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以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观察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表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观察中风病中医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估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并记录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由2名数据录入员分别在Epidata3.1软件上编写的电子表格上录入收集到的数据,再设置专人核对以及修改双人录入的数据,最终保留一份数据。本研究的统计学检验使用双侧检验(α=0.05)。统计分析应用SPSS20.0软件来完成。
  结果:
  1.年龄和病程:试验组30例中,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43岁,平均年龄62.53岁;平均病程28.10天。对照组30例中,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41岁,平均年龄63.10岁;平均病程27.03天;年龄及病程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P>0.05。
  2.性别、文化水平、职业:性别:试验组中有21个男性患者,9个女性患者;对照组有18个男性患者,12个女性患者。文化水平:试验组中的患者文化水平多为高中或中专,对照组中的患者较多的为初中及高中、中专,对照组中有一例患者文化水平不详。在职业方面,两组的退离休人员均居多。性别、文化水平、职业均使用x2检验,P均大于0.05。
  3.根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6个症候要素进行计数,较多患者具有多个证候同时成立,经统计,血瘀患者在所有患者中占比较大,试验组占36.92%,对照组占30.77%。其次为痰湿患者,在试验组及对照组中均占20.00%。分别将两组的各个症候要素进行x2检验,P均大于0.05。
  4.NIHSS量表评分:试验组治疗前NIHSS量表评分均分为6.10±3.78分,对照组的为8.30±4.69分(P>0.05);经2周治疗后两组分数均有降低,试验组的均分为4.07±3.22分,对照组为7.40±4.75分。差值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BI指数量表评分及中风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试验组的BI指数在治疗前均分为60.83±27.76分,对照组为46.67±28.90分(P>0.05);近两周治疗后,两组分数均有上升,试验组均分为72.67±25.28分,对照组为52.00±30.22分。差值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6.试验组的中风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均分为29.13±13.87分,对照组均分为35.37±18.73分(P>0.05)。经2周治疗后,试验组的中风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均分为16.37±12.78分,对照组为29.83±19.53分。差值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7.根据患者的症候分类,从单个症候中对两组的中风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差值进行再次统计,可发现:内火症候下,试验组的均分为13.88±3.56分,对照组为5.44±4.48分;痰湿症候下,试验组的为15.85±7.02分,对照组为5.92±4.99分;血瘀症候下,试验组的为12.21±7.50分,对照组为5.30±5.70分。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内火、痰湿、血瘀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考虑试验组方案对于内火、痰湿、血瘀症候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
  8.本研究有1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事故为出血,当时针灸出针后出血量大约为0.5ml,给与局部按压止血及局部按揉并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后,出血停止。后患者可继续配合治疗。
  9.辅助检查:经秩和检验,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针灸对血分析、生化指标、尿组合均无影响。
  结论:
  古籍优化方案可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中医症候,可较明显地改善内火、痰湿、血瘀症候患者的中医症候。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组在前期实验中应用高通量的基因组学技术对TBT的肝毒性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提示TBT引起的内质网应激可能是TBT诱导肝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在此过程中伴随着细胞自噬的发生。为此,本研究将对TBT诱导肝细胞自噬进行深入探索,以期进一步阐明TBT诱导肝细胞损伤的机制。  方法:1.MTT法检测HL7702细胞经0、2、4、6、8、10μΜTBT处理2h后,细胞增殖活力变化情况。2.使用透射电
学位
目的:(1)探讨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位点(REL rs13031237、NFKB1rs28362491、NFKBIA rs2233406、NFKBIE rs2233434、NFKBIL rs2071592、IKBKE rs12142086、TNFAIP3rs2230926、TNIP1rs10036748、BLK rs13277113、UBE2L3rs5754217、TNFSF4rs22
目的:  1.探索体成分、血清性激素及性激素结合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水平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影响;  2.初步筛选在骨量正常者与OP患者间具有显著差异的DNA甲基化基因位点,借助生信平台定位目标基因,为后续验证实验及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方法:  
目的:探讨在实际暴露比例下,铅、镉、锌、铜、锰、汞、镍、铬八种重金属混合污染物的联合神经毒性,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拮抗药物,为膳食暴露途径所致重金属神经系统危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基于宁波地区居民因水产品膳食而摄入的八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实际比例,配制重金属混合物染毒液。以经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的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重金属混合物染毒液对其生存活力的影响,确
目的:本研究确认中国阿尔茨海默病(AD)人群外周血中糖酵解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阳性基因PFKFB3、DLD、GAPDHS、LDHB、PKLR、LDHC、HK3和ALDOC启动子区甲基化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诊断价值,以及联合不同基因能否提高对AD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和宁波市康宁医院就诊的AD患者64例,同时收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2005-2017年浙江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流行特征预测模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空间自相关、时空热点扫描和预测模型探究浙江省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本次研究以2005-2017年浙江省细菌性痢疾确诊病例为基础,用描述性分析来描述细菌性痢疾的总流行趋势、性别分布、职业分布、年龄分布以及该疾病的集中度和圆形分布。采用Spearman相关性
目的:1.探讨中国高血压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AHCY)、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CBS)、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基因(MTHFD1)和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1基因(SHMT1)DNA启动子区甲基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2.进一步探讨AHCY、CBS、DHFR、MTHFD1、SHM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诊断价值,以及
学位
目的:  综合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利益相关者系统分析方法,掌握目前耐多药结核病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的社区管理策略进行评价,提出调整优化的策略建议,为耐多药结核病社区管理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社区管理现况研究:运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浙江省5个耐多药结核病试点地区220例完成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问卷由调查组统一编制,调查采用面对面问答方式进行
肥胖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个人的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寻找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膳食干预是肥胖预防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研究发现,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血压、降低体重和体脂,还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尤为有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肠道发酵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肠道
学位
目的:肺癌是导致人类死亡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肺癌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肺癌的易转移性导致5年相对总生存率仍比较低。由于上皮间质转化(EMT)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高度相关,使其在多种肿瘤中都有很重要的预后意义。虽然吸烟已被确认能够导致肺癌的发生,但香烟烟雾是如何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变,尤其是表观遗传修饰所起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染烟细胞进行miRNA和mRNA的高通量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