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PS和子装配体识别的装配序列规划问题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alang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行装配序列生成是装配序列规划(Assembly Sequences Planning, ASP)的核心问题,是个典型的NP难题。一般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或者存在组合爆炸问题,或者无法保证生成最优的装配序列。鉴于模型检验集成规划系统(Model Checking IntegratedPlanning System, MIPS)在一般领域规划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对采用MIPS解决ASP问题及子装配体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介绍了建立产品的集成干涉矩阵,推导零件可行装配/拆卸方向及判断装配/拆卸序列几何可行性的方法。同时对零件拆卸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建立装配体支撑矩阵的基础上,论述了装配序列稳定性的判断方法。(2)对ASP问题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利用谓词逻辑公式和时态逻辑公式对装配过程中的硬约束和软约束进行了描述。根据ASP问题的形式化描述,对装配序列规划领域及领域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定义,给出了基于MIPS的装配序列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实例运行结果说明了MIPS解决ASP问题的有效性。(3)根据零件联接类型,建立了装配体的带权无向连接图模型。在装配体的带权无向连接图和集成干涉矩阵、支撑矩阵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Ⅰ型和Ⅱ型子装配体的识别算法。通过实例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4)设计并实现了装配序列规划工具MASP-Planner。规划工具将子装配体识别、装配体信息更新、装配体问题定义文件的自动生成和和MIPS调用功能进行集成,并为这些功能提供了简洁、统一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实例运行结果表明了MASP-Planner解决较大规模装配序列规划问题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各级政府部门中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务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随着电子政务
嵌入式 GIS 是 GIS 与新兴嵌入式系统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它是传统 GIS 领域的分支与延伸、补充与发展。随着硬件平台、多操作系统、GPS 应用以及移动互联的技术支持,嵌入式 GI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软件越来越复杂,其价值也由于软件厂商为此的巨大投入而得到了提升,软件盗版也因此日益严重。如何对软件进行有效地保护成为影响软件产业良性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软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软件质量已经成为制约计算机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软件测试是
作为语义网的基石,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是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提倡的一个数据模型,用来描述万维网上的资源以及相互之
信息化在中国的发展已走过二十多个念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行业信息化已由初期的盲目投入,大量功能闲置到目前70%以上的信息化业务都已经实现初级应用,其应用水平还在不断向中级
锂电池是继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后出现的新一代二次电池,因其具有体积小、容量大、无记忆性等优点,而获得广泛的应用.随着锂电池生产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可以提供的电流越来越大
本文通过对网络课什资源的历史沿革,传输特点,组织方式等的分析,参照国际上对元数据标准的研究成果,遵循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提出一种以元数据形式描述网络课件的方法。  
学位
传统的反病毒软件使用的是基于特征码的静态扫描技术,即在文件中寻找特定十六进制串,如果找到,就可判定文件感染了某种病毒。但这种方法在当今病毒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已经
随着技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适应性已经成为软件系统生存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软件适应性的研究包括适应性的度量评价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对适应性的度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