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座子atr1胁迫诱导表达活性研究及植原体对繁昌长枣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lypm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期研究表明逆转座子atr1参与了苹果短枝变异,为研究atr1活性表达条件,本试验借助已获得的atr1-LTR,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逆转座子atr1在不同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活性,为今后利用逆转座子atr1创造突变提供借鉴。  以苹果幼树为试材,分别进行SA、2,4-D、ABA及伤害胁迫处理,清水处理为对照,RNA提取后经DNase消化反转录成cDNA,依据atr1-LTR设计引物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逆转座子atr1在对照及各处理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以GAPDH为内参,荧光定量分析表明ABA、伤害和2,4-D能显著提高atr1表达活性;2,4-D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取样分析结果表明,atr1转录活性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处理后9h表达活性达到高峰。  安徽地方枣种质资源丰富,近年来,由植原体引起枣疯病已成为威胁地方枣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本研究分析了安徽地方枣种质枣疯病16S rDNA序列特性;比较了健康植株及植原体胁迫条件下枣新梢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含量;克隆了枣ipt基因部分片段。  1.研究了安徽地方枣种质枣疯病16S rDNA序列特性。以表现枣疯病植原体症状的繁昌长枣叶片DNA为模板,克隆了枣疯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获得—1248bp的片段,命名为JWB-FJP1。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JWB-FJP1属于16Sr V-B组,与重庆地方枣枣疯病植原体JWB-Xch(JQ675716)同源性最高,达到99.92%;与河北枣枣疯病植原体JWB-Hebei(GU184186)同源性最低,为67.06%。说明不同寄主植原体存在不同的生物学类型。本研究为安徽地方枣种质枣疯病病原分类及其快速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73]。  2.健康植株及植原体感染病株新梢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的测定。利用ELISA法分别检测了5月和7月健康植株与植原体感染病株新梢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结果表明:植原体感染的病株新梢中细胞分裂素含量高于健康植株。  3.枣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部分片段的克隆。以繁昌长枣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NCBI登录的ipt基因同源部分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回收、克隆、测序后获得一长度为311bp的序列。将该序列提交至NCBI比对、分析发现该片段与桑树和大豆ipt基因同源性分别达到73%和69%。
其他文献
朱乐耕近年来创作了包括韩国首尔麦粒音乐厅等许多公共空间的陶瓷艺术作品,实现了从日常陶瓷艺术向环境陶瓷艺术的跨越.他的作品注重从装饰陶艺向空间的融合、空间场域的形成
砧木成株期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认为,茄子在嫁接试验中表现较好的砧木品种,叶片相对电导率、Vc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都较低,根系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PAL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