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文献网络的对齐与跨网络关系预测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owen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预印本网络在学术界的流行,在预印本网络上进行合作者推荐、期刊推荐等关系预测具有实际的应用需求。然而,预印本网络本身拥有的信息比DBLP等经典的文献网络少很多,如果直接在上面进行关系预测任务时,受信息稀疏性影响明显。由于预印本网络与其它经典文献网络间存在不少共享实体,所以如果能通过这些共享实体获取外部经典文献网络的信息支撑,将有助于降低信息稀疏性影响而提升关系预测准确性。为此,本文以文献网络的跨网络关系预测问题为研究目标,以预印本网络和DBLP网络为具体研究对象,将其中涉及的关系预测分为三种类型:单文献网络节点间关系预测,多文献网络间对齐节点间关系预测和跨文献网络节点间关系预测,并对每一种类型的关系预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机制,最终结合时间因素,实现了一个对齐文献网络中具有时间感知的跨网络关系预测模型。首先,针对单文献网络节点间的关系预测问题,本文基于将节点相似度作为节点间关系概率的基本思路,针对如何有效度量异构文献网络中节点间相似性的核心问题,采用网络表示学习的方法将文献网络中的节点嵌入到一个低维空间后计算节点相似度,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元结构的网络表示学习模型MSNRL。其次,针对多文献网络间对齐节点间关系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哈希的锚链接预测模型HALPM。该模型以结构特征和属性特征融合的节点特征表示为基础,采用通过局部敏感哈希构建了锚链接预测的稀疏加权二分图,然后根据边界约束、平衡约束、最大相似度优化函数来修剪冗余链接,最终预测的锚链接集合,从而将多个文献网络关联在一起,为跨文献网络关系预测提供重要基础架构。最后,针对多文献网络间关系预测的问题,本文将对齐后的网络作为跨网络关系预测的基础架构,并以信息完备度弱的网络为目标网络,以信息完备度高的网络定义为源网络,结合随机游走策略和锚节点下的节点相似度迁移策略实现了从目标网络节点到源网络节点的跨网络关系预测模型。进一步地,针对时间因素,引入时间感知矩阵,结合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节点的语义信息及时间因素,得到最终的跨文献网络关系预测。一系列的验证实验证明,本文的方法通过元结构、随机游走策略、时间感知矩阵,将异构文献网络中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节点语义信息和时间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网络内节点间关系预测,还能通过锚节点对齐实现跨网络关系预测。
其他文献
随着物联网设备被广泛的使用在人体医疗数据的收集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对数据进行实时地采集和分析,并进行有效实时地诊断和反馈成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边缘计算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日渐成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心电图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应用广泛。当前,随着深度学习在心电领域的研究中被应用,使心电图的自动检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基于云平台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实时心电监测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可用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服务。其中,视频业务已经成为当前移动用户的主要业务。受限于当前的移动网络带宽,目前的视频业务主要以非实时性业务为主。实时性视频对无线网络的带宽要求较高,对于带宽有限的单一的无线网络,显然无法为用户提供低延时的实时性视频业务。即便是到下一代5G网络中,随着用户量的增大,无线网络也将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幸运
近年来,石化能源危机不断上演,不仅造成的环境污染令人类困扰,储量日益减少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巨大问题。目前,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发电量受到天气条件和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且储能系统成本较高。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逐渐提高,而传统的镍镉电池以及镍氢电池无法满足大众对节能低耗、小巧轻便电子产品的追求,因此,储能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锂离子电池(LIBs)的开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频的需求不论在分辨率质量还是视频使用量上都有了飞速的发展,这给视频编码的硬件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视频编码标准(High Efficient Video Coding,HEVC)的压缩效率比H.264提升35~40%,但其复杂度也比H.264增加了2~4倍。HEVC保留了复杂度较高的基于上下文的二进制算术编码(Context-based Adaptive
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由于独特的化学多样性、可溶液法处理、可弯曲等优势被广泛研究。然而,传统有机薄膜晶体管存在低电流密度,较慢的操作速度,迁移率劣于无机材料等固有缺点。近年来,垂直有机晶体管(VOFET)架构被提出,旨在从结构角度克服传统结构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性能限制。然而,目前VOFET的工艺尚不成熟,采用真空法工艺无法适应有机晶体管低成本大面积的要求,而采用溶液法工艺过于复杂,并且目前只能聚
包覆燃料颗粒是核燃料球中最小单元,由UO2燃料核芯和其外面的碳化硅和热解碳包覆层所组成,每个颗粒的直径仅1mm左右,而包覆层的各层厚度关乎着未来核反应堆运行的效率和安全,因此精确测量每一批次包覆颗粒包覆层的各层厚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对包覆球燃料颗粒测厚前,需要在图像中识别且定位出可测包覆颗粒。因此对基于视觉的该包覆燃料颗粒自动定位与检测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选题源自企业科研
近距离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在智能化设备广泛普及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希望可以体验到更加多元化的近距离通信技术。使用者在体验一种通信技术时除了会关注通信的效率、连接的稳定性等问题外,还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了通信的安全性问题。随着使用者关注点的改变以及使用者对更多元化的体验存在着的需求,新的通信技术的出现便有了市场,声波通讯技术和之前的那些已经存在的近距离通信技术相比有
近年来,市场对便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急需设计和制造柔性锂电池,尤其是柔性电极材料。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以及三磷化锗(GeP3)具有与石墨烯相当或更好的力学、光学、电化学、热学和电子性质。基于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和其他层状化合物来构建具有优异性质的新型异质结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构建基于过渡金属二硫化物MX2(M=W、Mo、Nb;X=S、Se、Te)和GeP3的新型异质结,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
有机光敏晶体管(organic phototransistors,OPTs)因其相对于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s)具有更高的光增益和信噪比,在图像传感、光通信、生物医学传感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有机光敏晶体管大都是基于平面结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其较长的沟道长度(几十微米)增大了光生载流子在传输过程的复合率和被薄膜内部缺陷及晶界的散射率,降低光生载流子的收集效率,从而导致器件具有
在我国的桥梁建设中,PC箱梁桥作为主跨200m范围内的首选桥型之一,具有造价低、施工简易便捷、维护费用少等优势。但是由于其自身材料固有属性的原因,PC箱梁桥在长期服役中被发现普遍存在跨中过度下挠和梁体开裂两大问题,跨中过度下挠会加剧裂缝发展,梁体开裂又会加大跨中挠度,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限制PC箱梁桥的发展。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研究应用,湖南大学UHPC研发团队提出了密集横隔板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