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发病的关键机制是t(9;22)(q34;q11)染色体异位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具有异常激活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调控下游一系列信号通路,导致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受阻,凋亡抑制,进而抑制正常造血。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是目前CML治疗的主要一线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但部分患者由于存在原发、继发性耐药/不耐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第二代TKI达沙替尼是ABL/SRC双重信号通路抑制剂,使伊马替尼耐药及不耐受的CML患者受益。近年来,部分CML患者选择达沙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课题旨在观察达沙替尼在CML患者一线及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2年8月至2017年3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5例以达沙替尼作为一线治疗及22例因伊马替尼耐药/不耐受而换用达沙替尼作为二线治疗的CML患者。一线治疗的5例CML患者中4例为慢性期,1例为急变期。二线治疗的22例CML患者中,18例为慢性期,1例为加速期,3例为急变期。并且,二线治疗的CML患者中检出6例BCR-ABL突变,2例E255K突变,2例M244V突变,1例F359I突变,1例M244V和F359I突变。1例患者在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p210持续性转阴,但治疗过程中检出p230。达沙替尼治疗期间定期复查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血生化、骨髓细胞学、染色体核型分析及BCR-ABL融合基因等指标,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研究截止到2017年3月,以达沙替尼作为一线治疗的5例患者的中位治疗时间为25.5(11-36.67)个月,5例患者均获得了完全血液学反应(CH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和主要分子学反应(MMR),3例患者获得深度分子学反应MR4.5。以达沙替尼作为二线治疗的22例患者的中位治疗时间为9.25(3-51)个月,其中慢性期18例,加速期1例,急变期3例。18例慢性期患者中,17 例(94.44%)获得 CHR,12 例(66.67%)获得 CCyR,7 例(38.89%)获得MMR,3例(16.67%)获得MR4.5。1例加速期患者未获得CHR、CCyR、MMR或MR4.5。3例急变期患者只有1例获得CHR,3例均未获得CCyR,MMR或MR4.5。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头痛,体液潴留等。[结论]达沙替尼对CML初诊以及伊马替尼耐药/不耐受的患者治疗有效,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少数患者因严重的不良反应停药或换药。